根據 CNBC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OpenAI 宣布與主要投資者微軟(MSFT)簽署一份非約束性的「理解備忘錄(MOU)」,預計進行組織結構重組,目的是強化該公司在追求技術創新之外,對「公共利益」的長期承諾。
報導指出,這項重組構想最初於 5 月提出,主要內容為將 OpenAI 的營利部門轉型為「公益企業(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而原本的非營利機構則將繼續保有公司最大控制權。此舉旨在延續創辦初衷——開發對全人類有益的人工智慧。
重組後,OpenAI 的非營利基金會預計將持有公益企業約 1,000 億美元(約合新臺幣 3.24 兆元)以上的估值權益,象徵公司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亦可貫徹其社會責任。評論:將價值分配與治理重心放回非營利結構,似乎是在競爭激烈的 AI 領域中尋求道德與市場的平衡點。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表示:「我們起初以非營利組織形式成立,至今我們的營利事業仍須接受非營利機構的監督——這個基本架構不會改變。」他強調:「若要確保科技帶來的利益惠及所有人而非少數人,企業根本架構就必須以『公共利益』為核心。」
這次重組正值 AI 技術急速發展、全球監管與倫理辯論白熱化之際。評論:OpenAI 此舉可能成為整體產業重新檢視社會責任與企業治理模式的重要契機,也為其他 AI 技術公司樹立道德與商業兼顧的新標竿,特別是在川普總統任期內日益明顯的美國科技主導策略背景下具有指標性意義。
關鍵詞:OpenAI、微軟(MSFT)、公益企業、人工智慧、非營利組織、技術倫理、社會責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