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ryptoQuant 的最新分析報告,近期加密貨幣市場中被稱為「鯊魚」的大型投資者,在短短一週內猛烈吸納達 65,000 枚比特幣(BTC),相當於約新台幣 1,104 億元。這類投資者通常擁有 100 至 1,000 枚比特幣的錢包,在近日大舉買入後,他們的總持倉量突破 365 萬枚,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其對後市看多的態度十分明確。
根據 CryptoQuant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數據,目前包含長期持有者指標和交易所淨流入量指標皆同步上升,表明市場供應可能面臨短缺。報告指出,這些長期持幣者(HODLer)近日正持續囤積比特幣,這與過去幾輪牛市啟動前的模式高度一致。與此同時,主流交易所的比特幣流出速度加快,代表可用於流通的供給正在逐步減少。
評論:這類流出多於流入的情形,往往反映出投資者傾向長期持有,降低拋售意願,並加劇市場流動性壓力,是典型牛市前的累積期訊號。
本文也指出,市場結構正在轉變為以實際需求驅動,而非短期投機所導向的局面。目前的購買操作主要以減少可交易供給為目的,而非單純調整持倉位置。許多專家認為,如果這種結構長期維持,比特幣可能會因供應緊張而啟動更大一波漲勢。
以幣安(Binance)為例,近期也出現類似情況。今年 8 月,當價格攀升至 12 萬美元(約新台幣 1,668 萬元)之際,平台出現明顯的資金流入以進行資產分散或避險。然而進入 9 月後,資金流出顯著擴大,淨流入呈現負值,且單月即有超過 2,2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0.5 億元)的資產撤出。
這樣的變化意味著投資人更加傾向將資產轉移至冷錢包、進行線下儲存,顯示其對比特幣前景依然看好,且短期內並無意願拋售。
不僅如此,連向來在比特幣強勢期間傾向賣出的礦工們,今次也逆勢選擇持幣。根據 CryptoQuant 指標「礦工持倉指數」(MPI)顯示,當前礦工拋售活躍度處於低點,顯示他們正等待更有利的價格再出售。分析認為,這與美國即將批准現貨比特幣 ETF、市場對國家級採納比特幣的預期升溫有關,進一步強化了供應面的阻力。
評論:從礦工與長線持有者同時進入「累積模式」來看,市場情緒不僅未隨高位震盪轉弱,反而為下一輪上漲行情提供了強大的蓄勢基礎。
綜合而言,雖然比特幣價格近來徘徊在高點附近,但內部資金結構早已發生重要轉變。目前市場所面對的是流動性下降與需求逐步占上風的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短期仍有小幅下行風險,一旦需求再次增強,供給緊張將可能成為比特幣激烈上漲的催化劑。市場普遍認為,「比特幣下一輪牛市已經在檯面下悄然展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