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摩根大通示警:微策略未入 S&P 500 恐衝擊比特幣(BTC)儲備型企業前景

摩根大通示警:微策略未入 S&P 500 恐衝擊比特幣(BTC)儲備型企業前景 / Tokenpost

根據《CoinDesk》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全球最大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對越來越多將比特幣(BTC)作為資產儲備的企業表達憂慮。隨著由麥可·塞勒(Michael Saylor)領導的微策略(MicroStrategy)未能成功納入標普500指數(S&P 500),使得市場對以加密貨幣為核心的財務公司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微策略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比特幣庫藏」企業之一,長期以來積極買入比特幣並將其納入企業資產核心。然而,本季未能如預期納入S&P 500,市場因此表現出明顯失望情緒。相對地,Robinhood (HOOD) 等其他科技類企業則順利入選,對比鮮明。對此,摩根大通指出:「S&P 500 納入失敗,不僅對微策略是利空,更可能對其他以比特幣為基礎的企業形成不利影響。」

雖然塞勒本人回應稱未被納入並非「重大事件」,但投資界普遍擔憂,這可能會成為未來主要指數納編標準的風向球。摩根大通進一步警告,指數編製機構往後在面對擁有比特幣為核心財務架構的公司時,可能會更加謹慎。

此種市場擔憂已迅速反映在股價上。日本被視為「微策略翻版」的 Metaplanet,其股價自高點跌幅高達 72%;微策略自 6 月 14 日高點每股 457 美元下跌至目前約 328 美元(約合新台幣 45.7 萬元至 32.8 萬元),跌幅超過 28%。

評論:微策略等企業過去因「比特幣儲備」策略吸引高度關注,也推升股價表現。然而這次未能納入 S&P 500,不僅造成市場所謂「利多出盡」,更可能標誌著以加密資產為財務主軸的商業模式進入檢驗期。在近期比特幣走勢轉弱、新資金流入減緩情況下,這些公司未來的股市表現恐將承受更多壓力。

總結來看,隨著比特幣作為「公司資產」的角色逐漸明朗,其帶來的潛在風險也逐步顯現。摩根大通提出的擔憂,或將成為投資人重新評估「比特幣財務模型」企業的轉捩點。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