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美國政府考慮以關稅收入購買比特幣(BTC),專家:每月可買40萬枚恐改變市場結構

美國政府考慮以關稅收入購買比特幣(BTC),專家:每月可買40萬枚恐改變市場結構 / Tokenpost

美國政府可能動用關稅收入大量購入比特幣,引發加密貨幣市場熱議。根據華爾街出身的金融專家佛瑞德·克魯格(Fred Krueger)指出,美國政府每月關稅收入約可達695兆韓圓(約500億美元),若將這筆資金用於買入比特幣(BTC),將對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克魯格進一步分析,依此金額計算,美國政府每月可購得約40萬枚比特幣。相比之下,全球每日新增的比特幣約1萬9,000枚,意味著如此規模的買盤足以「徹底改變市場供需結構」。他的評論與美國商務部高層官員霍華德·路特尼克(Howard Lutnick)的相關發言一同受人矚目。克魯格更提到,政府若啟動此等大規模購買勢將打破傳統供需定律,甚至動搖比特幣遵循的「Power Law」市值演化模式。

然而,外界也質疑該策略的現實性。雖然美國政府將所有關稅收入用於購買比特幣的可能性不高,但近期聯邦政府已證實正考量以查扣的數位資產為基礎,推動比特幣儲備戰略。事實上,早在3月,聯邦政府已開始基於沒收資產建立戰略性比特幣儲備庫,對外正式說明其進展。

另一方面,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對於比特幣的立場也呈現反覆態度。起初他曾暗示可能額外購買比特幣,但隨後否認這項計畫。不過,最近他又在社群平台X(原Twitter)上表示,「政府可在預算中立的框架下,評估新增比特幣購買的可行性」,顯示政府內部對此議題仍持續討論。

儘管克魯格的構想目前仍屬假設性質,但美國政府在數位資產方面的政策輪廓已日漸清晰。若未來此類資金真的進入比特幣市場,不僅可能推升價格,更可能推動整個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產生「結構性轉變」。

評論:若美國政府開始將公共收入作為比特幣儲備工具,將可有效擴大比特幣(BTC)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正當性與戰略地位,並對其他國家的政策導向產生示範效應。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