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一項突破性構想指出,未來從地球向火星傳送比特幣(BTC)可能只需短短三分鐘。這項創新的想法來自科技專家何塞·E·普恩特(Jose E. Puente)與卡洛斯·普恩特(Carlos Puente),他們共同發表了一篇介紹「跨域通行時間戳」(Proof-of-Transit Timestamping,簡稱 PoTT)系統的白皮書,聲稱這將是推動比特幣邁向星際支付的「最後一塊拼圖」。
PoTT 的運作模式模擬日後用戶從地球向火星上的收款人發送比特幣時,訊號將經過地面基站、衛星,甚至是繞月軌道的中繼天線,每經一處便留下時間戳記,最後抵達目的地。普恩特在受訪中說明,PoTT 是一個建立在比特幣網路與閃電網路之上、負責證明訊息傳輸軌跡的「收據層」,且有望整合 NASA、美國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的「星鏈(Starlink)」,或其他具備光學通訊鏈路的衛星通訊網路。
普恩特進一步指出,PoTT 所需的技術條件其實「已大致就緒」,只待地球與火星之間建立起穩定的通訊鏈接,這套系統便可立即啟動。他強調:「這將讓比特幣成為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星際貨幣』」,即便目前火星上還沒有人接收交易,也能透過模擬通訊延遲的實驗進行真實場景測試。
評論:儘管比特幣的「太空計畫」仍屬實驗性質,但若普恩特構想的 PoTT 成為現實,將大幅拓展目前加密貨幣的應用疆界。隨著衛星網路與民間太空產業快速進展,各種「去中心化」的跨星際應用看似離我們不遠了。
這項計畫不僅重新定義「跨境支付」的概念,更進一步將「數位貨幣」從地球推向銀河,使比特幣(BTC)真正成為無國界的資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