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統金融與科技產業界線日漸模糊,具備高收入潛力的「區塊鏈職位」正在整個 Web3 生態系中迅速崛起。從協議與資安工程師、量化交易員,到社群影響者以及比特幣(BTC)挖礦仲介等關鍵新興職業,專業能力與高收益直接掛鉤,進而帶動「薪酬待遇」的結構性差異。
根據 Web3 產業報告《Web3 Industry Report 2025》指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46 萬人從事區塊鏈相關工作,並在過去一年中新增超過 10 萬名從業人員。報告顯示,加密人才市場已趨向成熟,具備競爭力的高薪職業間角逐也愈加激烈。
其中,專注於資料分析與開發高頻交易演算法的 DeFi 量化交易員(Quant Trader),年總薪酬中位數介於 18 萬至 32.5 萬美元(折合約 2,500 萬至 4,500 萬韓元),若表現卓越之上位層,年薪更可達 42.5 萬美元(約 5,900 萬韓元)。此薪酬範圍包含固定薪資、績效獎金乃至股權激勵,顯示該職位在傳統金融與加密基金間同樣具有高度需求。
在法律與合規領域,被稱為「法務與合規長」(Chief Compliance Officer, CCO)職位的需求也正穩步上升。為應對日益複雜與快速變動的全球監管制度,許多 Web3 項目開始重視此類人才,有的甚至開出總薪酬高達 50 萬美元(約 6,950 萬韓元),其中包含企業股份獎勵。這些專業者的職責攸關項目的合法性與存續性,亦成為投資機構及風投評估項目風險的重要指標。
值得一提的還有活躍於社群媒體與 YouTube 的「加密影響者」。這類網路紅人透過廣告代言、NFT 合作、收益分潤機制等商業模式,每年可創下數億韓元的收入。然而,這一行業也極度仰賴市場熱度與投資者情緒,意味著「收益高度波動」是其最主要的風險之一。評論:在市場熱則兼具流量與金流,冷卻時則須面對觀眾與平台的雙重壓力。
另一方面,專門針對智慧合約進行安全審核的「審計師」也是 Web3 項目存續的幕後功臣。該職位的平均年薪大約為 15 萬美元(約 2,080 萬韓元),但因回報漏洞所獲得的「漏洞賞金(Bug Bounty)」額度極高,優秀審計師甚至可額外獲得數百萬美元收入。評論:對於頂尖資安人才來說,這類帶有成功酬勞機制的職缺無疑是繼工程師與黑帽駭客之後的新黃金職業。
至於負責撮合比特幣挖礦業者與設施供應方的「挖礦仲介」,也成為高利潤的另類職缺。此類人員需協助洽談電力合約、主機硬體供應與場地租借等內容,若順利促成上億韓元的設備合約或電費協議,保守估計每宗交易可提取 1% 至 3% 的佣金,等同「單月進帳數千萬韓元」並不稀奇。
這些區塊鏈職位普遍支援遠端工作,並以美國、英國等先進國家為主要招聘市場。其「總薪酬結構」也不再只是單純底薪,而是涵蓋代幣獎勵、股權分配、績效紅利乃至漏洞賞金等多元收入來源,代表收入高度受市場表現與代幣價格波動影響。
總結來看,Web3 的職場生態正逐步發展出具備高度「專業性」與「回報潛力」的職缺群,吸引各方人才競相投入,也加速了去中心化產業的整體成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