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短線走弱,重要支撐位失守,市場對「築底」產生質疑
以太幣(ETH)近期持續面臨強烈「賣壓」,短期內下行趨勢明顯,導致市場對其是否已觸底產生質疑。根據 TokenPost 的報導,截至 24 日(當地時間),ETH 價格已跌破技術層面的 100 日與 200 日「移動平均線」,目前在 2,800 美元(約新臺幣 377 萬元)附近波動。原先被視為「主要支撐」的 3,000 美元關卡,在幾度震盪盤整後仍未守住,進一步打擊投資信心。
觀察日線圖,其「相對強弱指數(RSI)」已降至 30 出頭,顯示目前市場仍處於「空方主導」階段。若 ETH 未能重返 3,000 至 3,100 美元(約新臺幣 404 萬至 417 萬元)區間,下一道關鍵支撐點恐落在 2,500 美元(約新臺幣 337 萬元)附近。
在短週期的 4 小時圖中,技術圖形已形成「空頭楔形(bearish wedge)」結構。目前,價格正測試該形態的下緣。多位分析師指出,若該區突破失守,將不排除以太幣重回 2,500 美元的支撐區間,甚至邁向更低的價格水準。
「評論」:有分析認為,ETH 早前的短線反彈已告一段落,當前走勢更像是「休整後的續跌」。
從「鏈上(on-chain)」數據來看,以太幣的市場動態也呈現出警訊。根據資料顯示,截至 23 日,ETH 在「中心化交易所」中出現大規模「資金淨流出」,幅度為近年罕見。通常這類資產移出事件代表大型投資者或機構將資產轉移至「冷錢包」,有長期持有或延後賣出的意圖,也可能短期內降低交易所中拋售壓力。
然而,僅憑「資金淨流出」尚不足以推斷 ETH 已完成底部建構。「評論」:除非後續有明確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流入增長、或是 ETH「質押量」顯著擴大,否則市場仍偏向觀望。目前的資金動向更可能反映為「謹慎的逢低吸納」,而非強勢反轉。
「關鍵詞」:以太幣(ETH)、賣壓、技術支撐、資金淨流出、相對強弱指數、熊市楔形、DeFi、冷錢包
「評論」:技術面與鏈上數據皆顯示當前反彈條件尚不成熟,2,500 美元將成為短期走勢關鍵,若該價位無法守穩,建議投資人應預做風險控管與資產調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