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Shares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週報,比特幣(BTC)在過去一週錄得高達 35.5 億美元(約新臺幣 1,150 億元)的資金淨流入,寫下歷來最大單週紀錄。整體數位資產投資商品的總流入金額則達 59.5 億美元(約新臺幣 1,920 億元),反映出市場對於虛擬資產的強勁買盤動能。
資金流入激增的主因,被分析歸因於美國聯準會(FOMC)可能降息的預期已逐步被反映至市場中,加上 ADP 就業數據不如預期,以及對美國政府關門可能性的擔憂,使得比特幣作為「數位避險資產」的形象再次獲得青睞。目前,加密資產的整體資產管理規模(AuM)已暴增至 2,540 億美元,顯示出市場熱度攀升。
其中,以太幣(ETH)在上週單週吸引 14.8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刷新今年以來累計資金淨流入 137 億美元新高;Solana(SOL)也獲得 7.065 億美元資金,創下該幣種的週投資新紀錄,年度累計亦超過 25.8 億美元。瑞波幣(XRP)則錄得 2.194 億美元,顯示大型主流公鏈仍受投資者關注。
此外,其他主流幣種如 SUI、Chainlink(LINK)、萊特幣(LTC) 和艾達幣(ADA)也有穩定的資金進駐,分別錄得 340 萬、150 萬、120 萬及 50 萬美元。與此同時,多元資產投資商品出現相反趨勢,遭遇超過 2,350 萬美元的資金淨流出,稍微抵銷整體的樂觀氣氛。
就地區來看,美國的買氣最為強勁,單周吸金總額達到 5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次為瑞士與德國,分別吸引 5.63 億與 3.12 億美元資金,顯示歐洲投資者也持續擴大參與。此外,加拿大、澳洲、香港與巴西亦有數千萬美元不等的穩定流入,反觀瑞典則呈現 860 萬美元的資金外流,是少數表現不佳的市場之一。
評論:資金快速湧入顯示市場對於降息的預期與避險需求的增溫,而比特幣繼續被視為長期配置的重要資產之一。
展望 10 月,加密市場正處於緊張與樂觀交織的局面。根據 QCP Capital 分析,「加密巨鯨(Whales)」投資人可能已重新配置部位,或在醞釀下一波進場時點,因此下半年開局有望推升多頭動能。
然而,衍生品市場出現過熱跡象,據 Hyperliquid 和 Deribit 數據,資金費率(Funding Rate)分別高達 29% 和逾 35%,顯示過度槓桿交易風險升高。約兩週前爆發的 30 億美元比特幣多單強平事件記憶猶新,突顯市場仍存短線波動隱憂。
期權市場同樣起伏不定。10 月底的比特幣看漲期權履約價已上調至 12.6 萬至 12.8 萬美元區間,儘管市價未明顯突破,但在全球政經不穩局勢下,比特幣的避險角色逐漸獲得認可,甚至被視為「數位黃金」的代表。
另一項看漲訊號是:交易所的比特幣儲備量已降至近 6 年新低,顯示市場供給趨於緊縮背景下,價格可能更易出現拉升反應。業界普遍關注,比特幣是否在 10 月迎來預期中的「牛市拉力賽」。
評論:宏觀經濟風險與供需結構變化,共同為比特幣在第四季表現奠定潛在的能量;礙於衍生品市場熱度升高,投資人仍需注意短期回調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