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XRP、Solana ETF 計畫掀爭議 華爾街入場加速「去中心化理想」遭質疑

XRP、Solana ETF 計畫掀爭議 華爾街入場加速「去中心化理想」遭質疑 / Tokenpost

隨著美國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市場從比特幣(BTC)擴展至主流山寨幣,華爾街正逐步將加密貨幣納入主流金融體系,這也引發業界對於「去中心化核心價值正受到挑戰」的批評聲浪。近期被提出的瑞波幣(XRP)與 Solana(SOL) 相關ETF方案,再度點燃此一爭論。

根據加密貨幣分析平台 Alphractal 於 10 月期間指出的「ETF審核熱潮」,該機構警告,此趨勢可能導致加密產業逐漸向大型企業中心化靠攏,進一步「削弱加密技術原本追求的民主與分散原則」。

Alphractal 數據顯示,2023 年機構投資人持有的加密資產僅占整體不到 2%,但預計在 2025 年將擴增至 5% 以上,代表潛在高達 2.4 兆美元(約合 3,336 兆韓元)資金可能流入數位資產市場。這雖為產業增添動能,但同時也引發「資金與制度進入是否背離加密核心精神」的疑慮。

實際數據也反映出部分代幣的高度集中現象。例如,瑞波實驗室(Ripple Labs)目前持有 45% 至 51% 的 XRP 代幣,其中約 40% 至 45% 存於第三方託管帳戶,另有 5% 至 6% 用於內部資金運作;Solana 則由 Solana Labs 與基金會保有約 40% 未流通代幣,內部投資人與創辦團隊控有約 50%。相較之下,以太幣(ETH)雖具更高程度的去中心化,仍由以太坊基金會主導核心開發,而比特幣(BTC)則幾乎為唯一不受單一主體控制的加密貨幣。

評論:這些分布情況顯示,許多目前被準備推出ETF的加密資產,實際上與「去中心化」理念仍存在落差,在金融市場合法合規化過程中,原始技術理想恐將遭到稀釋。

另值得注意的是,ETF 審核流程的時間也正快速縮短,從過去平均逾 240 日,精簡到僅需約 75 日。Alphractal 剖析此現象時指出,「這反映出監管單位正在針對中心化企業推出的投資商品進行標準化調整,迎合華爾街需求」。

從衍生品價格與區塊鏈網絡活動指標來看,這類中心化項目普遍具備更高的機構投資偏好與資產管理穩定性。而這樣的特性,某種程度上也佐證監管單位與資金偏好聚焦於此類「可控」資產。

加密投資公司 Black Swan Capitalist 聯合創辦人 Vandell Aljarrah(范戴爾·阿爾賈拉)也對此發出警訊。他表示,XRP ETF 的推出恐導致投資人誤以為這是「真正的加密貨幣投資方式」,而事實上,「ETF僅提供價格曝險,無法參與實際的區塊鏈用途,如轉帳、質押或自主管理資產」。他更將ETF形容為「為追逐利潤與控制權而設計的金融工具」。

總結來看,加密資產透過 ETF 融入主流金融市場,雖有助於推動資金規模與投資普及,但同時也面臨價值理念流失的風險。正如許多評論者指出,目前正值關鍵時刻,整體加密生態需審慎評估:在降低進入門檻與吸引資金 inflow 的同時,是否已逐漸與當初倡導的開放、去中心化理念脫節。

關鍵詞:加密貨幣、ETF、去中心化、XRP、Solana、華爾街、制度改革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