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貨以太幣ETF資金流動波動,機構資金助推市場重拾動能
美國現貨以太幣(ETH)上場交易基金(ETF)自推出以來已開放市場交易,儘管此舉大幅提升了以太幣進入主流資產管理體系的可及性,但近期資金流動仍呈現「循環式」變化,市場整體未呈現持續性上升趨勢。
根據 7 月 23 日(當地時間)美國市場的消息,以太幣ETF於當日正式上線,首日即迎來約 1.07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34 億元)資金淨流入,並創下近 10 億美元的交易量,開局頗為亮眼。然而在隨後的交易週期內,受到去中心化資產本身波動性高的特性影響,ETF資金流動一路起伏不定,直至 2025 年上半年中後期皆維持閃進閃出的震盪格局。直到 8 月底至 9 月中旬期間,隨著多家機構性投資者入場,以太幣相關產品的資產管理規模(AUM)才再度邁向擴張。
另一方面,瑞波幣(XRP)、Solana(SOL)等其他加密資產也積極拓展傳統金融協作。以 Solana 為例,根據報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已於 2025 年 3 月 17 日正式上架 Solana 期貨合約,且目前正在等待 10 月 13 日時選擇權商品的上市核准。評論指出,此一舉措象徵 Solana 正加快進入主流金融體系的腳步。此外,包括歐洲的 21Shares、加拿大的 3iQ 等公司早已推出受監管的 SOL 投資產品,進一步強化其制度化進程。
監管環境方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亦在 2025 年 9 月採取開放態度,推行所謂「一般上架標準(generic listing standards)」,使交易所得以更快速地將非比特幣(BTC)、以太幣以外的其他加密資產商品化為ETF,顯示數位資產產品版圖有望持續擴展。
評論指出,儘管 Solana 積極搶灘傳統金融市場,若想真正與以太幣平起平坐,甚至實現超越,還需在多方面有所突破,如穩定的基金設立流程、完善的避險工具需求、鏈上應用的實質發展,以及開發者社群的持續茁壯等。這些因素都將是 Solana 從資產到生態系統全面成長不可或缺的關鍵。
綜觀當前發展,邁入ETF時代的以太幣已打開制度化通道,而 Solana 則緊追其後全面佈局。隨著資金進出節奏與監管框架漸趨穩定,未來市場競爭焦點料將轉向「技術應用」與「實際使用案例」的較量,進一步定義誰將領航下一輪加密資產浪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