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分析平台 Shibburn 的資料顯示,柴犬幣(SHIB)於 24 日(當地時間)創下驚人紀錄,單日銷毀率(Burn Rate)飆升超過 201,207%,引發社群關注。此次共計有 455 萬 9,620 枚柴犬幣自流通市場中永久移除,約合 63,000 韓圓(約新台幣 1,500 元)。此舉再次展現柴犬幣社群實踐通縮策略的決心,透過持續「銷毀」代幣以壓抑供應量,進一步強化稀缺性。
據了解,被「銷毀」的 SHIB 已轉入不可用的「死錢包」地址,在技術上相當於徹底移除,無法再次流通至市場。評論:這種銷毀機制近來成為不少「迷因幣」推升幣價的常見手段,然而其實質效益仍持續受到質疑。
回顧柴犬幣生態系歷史,這已非首次展開大規模燃燒行動。截至目前,柴犬幣總計銷毀量已達 410 兆 7,522 億 7,229 萬 8,784 枚,對於原始供應量構成一定程度的削減。該專案長期主打由社群主導的去中心化貨幣,目前正透過各種應用場景與功能來試圖增強代幣的實用性與內在價值。
儘管銷毀量激增,但價格反應依舊冷淡。截至發稿時,柴犬幣報每枚 0.00001222 美元(約新台幣 0.017 元),24 小時內下跌 1.69%。同期交易量也下滑至 1 億 5,36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1 億元),較前一日萎縮 14.77%,反映市場資金正轉向其他競爭對手,如 PEPE、BONK 等新興「迷因幣」。
評論:資金移轉與話題關注度下降顯示,即使銷毀數量創下高峰,若無明確利多消息支持,其對價格的實際推力仍相對有限。
此外,若將此次銷毀總量與柴犬幣整體供應量相比,目前市場總供應為 589 兆 2,477 億 7,280 萬 8,157 枚,相比之下此次銷毀僅是極小比例,也使得其實際影響程度受限,無法立即帶動價格顯著反彈。
不過,柴犬幣社群仍對未來保持樂觀。有觀察認為,若未來能擴展銷毀機制、導入實用性的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式,或有機會為幣價注入新的成長動能。在 9 月份打出「Spark-tember」口號後,社群寄望迎來反轉契機,但目前市場情緒仍偏保守,仍需觀察進一步的實質發展。
關鍵詞:柴犬幣(SHIB)、燃燒率、代幣銷毀、迷因幣、通縮策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