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近期比特幣(BTC)的大型投資者出現拋售行為,將資金轉向以太幣(ETH)及其他替代幣,市場分析認為這是一種「自然輪動」,意即投資者在歷經比特幣的強勢上漲後,獲利了結,進而投注於潛在上漲空間更大的資產。
加密貨幣分析公司 Nansen 的研究員尼可萊·桑德加德(Nicolai Sondergaard)在受訪時指出,這波資金轉移是「順理成章的配置策略」,他說道:「經歷比特幣的強勁行情後,投資者正將部分收益轉投至具上行潛力的新標的,尤其是以太幣,目前在資金流與市場動能上皆表現強勁。」
此趨勢也出現在以太幣潛在賣壓升高的背景之下。據悉,以太幣驗證者的提款排隊金額已創下新高,約達 5 億美元(折合約 69 億 5,000 萬韓元),等待時間更可能拉長至 18 天以上。
市場上普遍認為,一個擁有約 110 億美元(約 15 兆 2,900 億韓元)比特幣的大型「超級鯨魚地址」也加速了這波變化。該地址近期拋售了約 25 億 9,000 萬美元(約 3 兆 6,000 億韓元)的比特幣,隨後將約 22 億美元用於購入以太幣現貨,並將約 5 億 7,700 萬美元投入以太幣無期限合約期貨。據報導,其期貨部位已實現約 3,300 萬美元(約 458 億韓元)的收益。
此外,區塊鏈數據分析機構 Arkham 透露,近期有 9 個大型加密資金地址透過加密託管商 BitGo 與數位金融機構 Galaxy Digital 進行大額交易,總計買入了約 4 億 5,600 萬美元(約 6,340 億韓元)的以太幣。
桑德加德強調,資金不僅從比特幣流出,更逐漸擴散至以太幣與其他替代幣市場。他補充說:「這不僅是單一鯨魚的投資策略,而可能是整體加密市場進入新周期的跡象。」
評論:主流資金從比特幣轉向其他加密資產的移動趨勢有其邏輯基礎,代表市場預期可能轉向具發展潛力與技術支援更強的區塊鏈項目。未來若以太幣以及其他替代幣持續獲得資金青睞,或將影響整體加密貨幣市值的結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