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於 24 日(當地時間),比特幣(BTC)衍生品市場出現罕見的「清算失衡」現象,為市場帶來重大衝擊。該平台指出,在最近的四小時內,清算方向的比例竟出現高達 1,530% 的差距,累計清算金額達 562 萬美元,其中多達 528 萬美元為做多(long)倉位,而做空(short)倉位僅佔 34.5 萬美元。這突顯出市場存在高度「槓桿偏倚」,對短時間內的價格變動極為敏感。
此次大規模清算發生於比特幣價格在 11.1 萬至 11.13 萬美元的狹窄區間內波動期間。許多投資人預期價格將反彈而建立做多倉位,但隨著價格未如預期上漲,出現集中性清算,使得原本偏多的市場結構瞬間崩解。評論:這顯示即便在價格平穩的表象下,潛藏的槓桿風險仍高度聚焦。
市場觀察指出,此番失衡與「過度使用槓桿」以及「流動性不足」密切相關。儘管清算規模龐大,實際交易量卻相對不高,意味著少數非典型交易便能引發連鎖反應。根據 CoinGlass 提供的數據,目前在幣安(Binance)與 OKX 等主流交易所內,買方與賣方的比例分別高達 1.89 與 1.88,而高階交易員的做多倉位更是遠超做空,呈現高度偏多格局。評論:如此集中化的倉位設計,在價格稍有偏離預期時,極易觸發劇烈連環清算。
截至目前為止,比特幣價格約在 11.114 萬美元一線徘徊,表面上看似缺乏波動,但「槓桿偏向」的內部結構仍未獲得實質紓解。專家警告稱,倘若此一失衡繼續延續,就算價格短期內未見大盤突破,也有可能再度出現犀利的清算潮。
這次比特幣的「清算失衡」事件,再次提醒市場參與者「過度槓桿操作」可能帶來的高風險。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的波動性仍未受到充分掌控,投資人亟需加強風控意識,避免在快速資訊變化的市場中陷入損失。關鍵詞:清算失衡、槓桿風險、衍生品市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