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Bitfinex 的數據顯示,美國現貨比特幣(BTC)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於 8 月中旬出現明顯資金外流,創下近幾個月以來最大規模撤資紀錄。相比之下,以太幣(ETH) ETF 在機構買盤支撐下展現出穩健回升態勢,形成明顯對比。雖然兩種資產均面臨夏季市場波動,但以太幣在機構資金流入帶動下,在 ETF 市場上的表現明顯優於比特幣。
根據 Bitfinex 的資料指出,截至 24 日的一週內,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累計流出資金達 11.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644 億元),在 ETF 市場中顯示出風險資產的撤資壓力。以太幣 ETF 同期也有約 9.1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75 億元)流出,但趨勢自 8 月 20 日起已有所緩解。在 8 月 24 日,以太幣一度觸及歷史新高的 4,940 美元(約新台幣 68 萬 6,000 元),突顯其市場韌性。
ETF 資金流動揭示比特幣自 8 月 15 日起連續 6 個交易日出現資金外流,與此前連續 7 日錄得資金淨流入的強勢表現形成強烈反差。當時,比特幣一度突破 12.4 萬美元(約新台幣 1,723 萬元)的高點,但隨即回落逾 1.5 萬美元(約新台幣 208 萬元),顯示投資人情緒轉趨保守。
此次市場轉向與「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期間美聯準會的政策不確定性有關。投資人為避開升息風險而減少對加密資產的配置,導致比特幣在 8 月底跌破 10.9 萬美元(約新台幣 1,515 萬元)。雖然會後預期轉趨溫和,但比特幣的價格動能仍未恢復。
評論:上述現象說明,比特幣在面對宏觀金融變數時,波動性依然高。市場對政策走向的高度敏感,影響了其作為避險資產的角色。
相對而言,以太幣則受益於機構資金的穩定流入,獲得更佳的下行支撐力。尤其具代表性的例子是 Bitmain Immersion Technologies 在短時間內斥資 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112 億元)大量買入以太幣,超越原先以比特幣為主的 MARA Holdings,躍升為業界第二大持幣機構,顯示出以太幣在機構投資組合中的比重正逐步提升。
評論:大型機構資金的加入不僅強化了以太幣 ETF 市場的穩定性,也有助於提升整體市場對以太幣的信心與流動性。
Bitfinex 分析師指出:“每年 8 至 9 月期間,由機構資金主導的風險性資產 ETF 通常出現資金進場速度減緩的現象。”同時他們也提醒投資人應降低短線預期,並警示在夏季傳統淡季循環下,未來一段時間比特幣與以太幣可能進入價格修正區間。
總結而言,近期加密貨幣 ETF 資金流動的變化呈現出「資金從比特幣轉向以太幣」的格局。在市場面臨宏觀經濟與季節性壓力的背景下,機構買盤明顯成為以太幣維穩的主要推力,亦反映出其在數位資產版圖中日益增重的地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