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前 BitMEX 執行長亞瑟·海斯(Arthur Hayes)於近日發表的觀點,他認為比特幣(BTC)價格最終可能飆升至 25 萬美元,引發市場關注。他指出,美國未來可能啟動大規模的量化寬鬆(QE),再加上潛在的系統性金融危機,將驅動「比特幣」等具有稀缺性的資產受益。
根據亞瑟·海斯本人的分析,美國政府為防止經濟衰退,可能被迫向市場注入高達 9 兆美元的流動性。他強調,這並非政治選擇,而是出於「經濟物理學」的必然結果。他進一步預測,包括房貸機構如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預計需高達 5 兆美元救助資金,美國銀行系統也將需要超過 4 兆美元的挹注。
亞瑟·海斯同時警告,東亞地區資本正在撤離美國,包含台灣、韓國與新加坡的投資資金紛紛回流本地。在此背景下,由於外國資金持續流出,美國聯準會(Fed)恐將成為唯一的資產買家。此外,他認為嬰兒潮世代正陸續拋售資產,但千禧世代無力也無意以當前高價進場接手,這將倒逼政府進一步擴大貨幣供應以維持市場穩定。
在他看來,這些環境變數預示著未來將有大量「流動性」湧向比特幣這類「供給有限資產」之上。他表示:「比特幣是目前唯一能夠在沒有政府支撐下,吸收過剩資金的資產。」他強調,比特幣並非所謂「僵屍資產」,而是具備自我演化與生命力的「數位資產」。
評論:亞瑟·海斯的預測儘管引人注目,但也非孤例。包含知名創投家提姆·德雷柏(Tim Draper)、華爾街分析師湯姆·李(Tom Lee)等人皆曾預估比特幣的潛力市價將超過 20 萬美元。此外,區塊鏈數據機構 CryptoQuant 及挖礦公司 TeraHash 亦援引 ETF 資金流入、市場循環週期及美國降息預期、歐盟 MiCA 監管規範等因素,預測比特幣中期價格區間可能介於 13 至 20 萬美元。
然而,短期內市場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截至目前為止,比特幣報價約為 11 萬 5,727 美元,較上週下跌 2.4%,顯示仍處於高點回調階段之中。投資人若考慮進場應審慎評估包括聯準會利率政策、全球貿易情勢等「宏觀變數」。
綜上所述,雖然比特幣具備「2,100 萬顆」的供給上限與巨量資金潮碰撞的利多條件,但市場仍需警覺潛在波動與政策風險,實屬整體環境下的雙刃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