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幣(ETH)機構持倉年增逾 68%,ETF 質押功能成價格突破關鍵

以太幣(ETH)機構持倉年增逾 68%,ETF 質押功能成價格突破關鍵 / Tokenpost

以太幣(ETH)邁入機構資金時代,ETF與質押功能成未來關鍵

在大型資金進場與經濟模型逐步成形的推動下,以太幣(ETH)正逐步轉型為機構型投資資產。根據 CryptoQuant 的最新報告,隨著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推出以太幣現貨 ETF,市場信心顯著提升,機構資金穩定湧入,但同時法規定位仍未完全明朗,未來制度走向將成左右市場趨勢的關鍵。

根據 CryptoQuant 的數據,截至 2025 年,機構持有的以太幣已增至 610 萬枚,較 2024 年 12 月高點 362 萬枚成長逾 68%,更比 2025 年 4 月的短期低點 349 萬枚增加近 75%。此一強勁增幅反映出「機構參與」的加速,為以太坊生態系注入強勁資金動能。

另一方面,市場溢價的提升也進一步佐證機構需求擴大。報告指出,「基金市場溢價」兩週平均值目前達 6.44%,相較 2024 年 12 月微幅的 0.30%,增長超過 2,000%。市場解讀此現象為資金除了數量增加外,也呈現出對長期價值的期待與認同。CryptoQuant 指出:「如同貝萊德 ETF 的案例,大型機構進場正在提升市場的心理信賴層級。」

目前市場關注的另一焦點,則是未來可能加入的「質押」功能。投資人普遍預期,美國監管機關有望於年底前核准允許 ETF 引入質押機制,屆時機構投資人將可藉由質押取得年化約 3.5% 的收益,有效強化以太幣作為「收益型資產」的吸引力。

EMJ 資本創辦人艾瑞克·傑克森(Eric Jackson)也看好此趨勢。他指出:「雖然 ETF 已反應在價格上,但若 ETF 開放質押,才是關鍵轉捩點。」他認為這將使以太幣擺脫僅是「數位原油」的定位,進一步成為具現金流結構與供給約束的資產,形同「機構級收益工具」。

評論:市場若迎來 ETF 質押敞口的批准,恐將推動新一輪資金潮,引爆下一階段牛市

傑克森更預測,若 ETF 質押如期上線,加上 Layer 2 解決方案的大量落地,以太幣價格有望於本輪市場週期內突破 1 萬美元大關,甚至上看 1.5 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目前美國相關監管仍處於觀望階段。若由國會推動中的 CLARITY 法案順利通過,將為以太幣定調為「數位商品(Digital Commodities)」,此舉可望為機構投資者釐清相關合規風險,進一步促進資金進場。然而,現階段監管界線仍模糊,實際通過與否及具體實施時程,將大幅影響市場未來節奏。

以太幣是否能正式轉型為機構型收益資產,2025 年的監管與技術發展,將是關鍵觀察指標。未來幾個月,市場將持續聚焦此類產品的實質進展與政策訊號。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