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he Nation》的報導,泰國政府即將於 8 月 18 日(當地時間)啟動全新服務「TouristDigiPay」,允許外國觀光客將數位資產換成泰銖以便在當地消費。此舉旨在提振因中國遊客減少而遭受衝擊的觀光產業,並期望借由活用加密資產吸引外匯流入。
當前,泰國觀光旅遊正面臨複合挑戰,包括旅客減少、與其他國家的免簽競爭、通膨壓力,以及與柬埔寨的邊境爭議,皆使旅遊動能明顯下滑。針對此情況,「TouristDigiPay」被視為藉由數位貨幣帶動消費力提升的創新舉措。值得一提的是,泰國先前也曾在布吉(Phuket)試行比特幣(BTC)支付計畫,但最終並未實際落地。
然而,目前泰國中央銀行仍嚴格禁止將數位資產當作支付工具,亦使外國人難以使用當地電子支付系統或開立銀行帳戶。為了克服此限制,政府將在觀光領域設立專屬的「監理沙盒」,僅允許在此架構中進行加密貨幣與法幣間的轉換。
外籍旅客若要使用這項服務,須先向獲得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中央銀行核准的加密業者或電子貨幣服務商開設帳戶,並完成嚴格的客戶身分認證(KYC)與資料驗證流程。評論:這類程序對短期觀光客而言,可能構成不小的進入門檻。
此外,觀光暨體育部正在研發「觀光客專屬電子錢包」,僅限在政府認可商店中使用,且每次交易也將設有金額上限,進一步控管資金使用。
除了推動觀光支付創新,泰國政府也積極扶植在地加密產業。6 月間宣布未來 5 年內將對加密貨幣資本利得免稅,盼藉此吸引境內外投資,並促進資本回流。評論:先前泰國針對海外收入祭出重稅,導致資金淨流出,此次政策轉向反映政府試圖重振市場信心。
另外,泰國國稅局目前正導入「加密資產資訊申報框架(CARF)」,該系統為全球自動金融資訊交換協議的一部分,除加強稅務合作外,也有助於打擊跨境逃稅行為。
即便泰國境內仍禁止用加密貨幣作為支付工具,包括幣安、KuCoin、Upbit 等主流交易所,皆已在當地設立分公司並活躍營運,展現「交易用途」在監管容許下依然興旺。關鍵詞:加密貨幣、TouristDigiPay、泰國、比特幣、數位資產、觀光業復甦、KYC、CARF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