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Arkham Intelligence 的研究機構數據,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y(股票代號BMNR)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企業級以太幣(ETH)持有機構,擁有約價值66億美元(約新台幣9,174億元)的以太幣,約占全球以太幣流通量的1.3%。
該公司由前摩根大通(JP Morgan)股票策略師湯姆·李(Tom Lee)主導,他於2014年共同創辦宏觀研究機構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湯姆·李自2017年以來一直是比特幣(BTC)的堅定支持者,更曾預測至2025年比特幣價格將達25萬美元(約新台幣3,475萬元),因而備受市場矚目。
但他近期的關注重心已逐漸轉向以太幣。自今年6月成為 Bitmine 董事長後,他將原為冷卻技術公司的 Bitmine,轉型為大規模數位資產持有企業。根據消息指出,該公司的成長獲得多位重量級投資人的支持,包括彼得·提爾(Peter Thiel)、比爾·米勒(Bill Miller)與凱茜·伍德(Cathie Wood)等。
Bitmine 在本月初也宣布計畫籌募高達20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7,800億元)資金,預計繼續加碼持有以太幣,此舉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這與專注比特幣的老牌企業微策略(MicroStrategy)形成鮮明對比。由麥可·賽勒(Michael Saylor)共同創立的微策略目前持有高達62萬9,376枚比特幣,市值約732億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兆1,936億元),持倉規模依舊遠超 Bitmine。
評論:儘管從總資產持有量來看,Bitmine 與微策略仍有明顯落差,但湯姆·李主導的以太幣策略將重新點燃「比特幣是數位黃金 vs 以太幣為生產性資產」的老議題,也代表企業在制定數位資產配置策略時,正逐步向多元化與去中心化發展。
湯姆·李作為傳統金融圈出身的代表,其積極擁抱以太幣的行為在業界相當罕見,也代表加密貨幣市場可能正在迎接一波由機構領導的新一輪升勢。而展望2025年,他的樂觀論點也被視為市場邁向新周期的潛在訊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