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ZachXBT 公開批評,新加坡大型加密貨幣活動 TOKEN2049 在選擇贊助企業時存在疏漏,引發社群關注對主辦方篩選贊助商標準的質疑。根據他近日在官方 Telegram 頻道的說法,有些被列為「白金級贊助商」的參與項目,過往曾涉及可疑行為與爭議紀錄。他警告道:「在這種只要出錢就能成為贊助商的制度下,贊助不再代表信任或可信度。」
過往也有多起相關案例凸顯這波擔憂,例如曾贊助區塊鏈大型會議的 HyperVerse 和 JPEX,憑藉盛大的市場行銷與官方背書取得表面信任,吸引大量投資者。但最終兩者皆因涉嫌詐欺遭受調查,導致投資人資金損失數千億韓元之鉅,許多相關人員亦遭執法機關逮捕。這些項目皆存在「匿名開發團隊」「流動性薄弱」「過度渲染」「不合理的代幣經濟模型」與「不知名交易所上架」等多項風險指標。
然而,即使具備以上種種警訊,一些項目仍能持續存活。其主因包括:大量投機者逐利心態、強大粉絲社群的支持,以及來自網路名人的宣傳。這些項目往往缺乏實際應用與技術推進,卻靠著過度包裝與病毒式行銷在市場留存。
ZachXBT 這次點名的代表性項目是「JuCoin(前稱 Jubi)」,這家 2013 年在新加坡成立的交易所名義上已有多年歷史,但不透明的營運歷程與監管迴避紀錄令人憂心。他指出,JuCoin 曾多次更換所有權與進行品牌重塑,目前向台灣金管會申請金融牌照,但在美國與歐洲等主流監管市場尚未取得任何合法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支撐 JuCoin 的主要動能正是「強烈的投機需求」與「激進的宣傳手法」。該項目主打整合中心化與去中心化功能的「CeDeFi」混合服務,並宣布擴展生態系統直至 2025 年,但對投資人保障機制至今仍未見具體規劃。專家分析指出:「JuCoin 之所以仍存在,不是因為合法合規或技術實力,而是因為其誘惑短線獲利的能力。」
類似 JuCoin 的項目在加密產業中層出不窮,反映整體市場仍處於「資訊不透明」與「投機氾濫」的結構困境。評論:區塊鏈活動的贊助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成為問題項目洗白形象的工具,須格外當心。
因此新進投資者在評估區塊鏈項目時,應避免過度依賴贊助經歷或活動規模作為信任依據,而是應聚焦於「開發團隊背景」「去中心化應用實際活躍度」「交易所流動性」等關鍵指標。同時,社群長期監督與專業意見分享將成為降低風險、提升行業健全度的重要助力。
關鍵詞:加密貨幣活動、JuCoin、HyperVerse、JPEX、ZachXBT、TOKEN2049、區塊鏈監管、投資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