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太幣(ETH)價格近期轉強之際,大型持幣者,也就是俗稱的「巨鯨」投資者,正透過大舉買進對市場產生顯著影響。根據 on-chain 數據顯示,這些巨鯨在過去一個月內共累積逾 180 萬枚以太幣,目前市值超過 70 億美元,約新臺幣 9730 億元,佔全體流通量的 23.6%。這波累積行為被視為推動以太幣反彈的重要動能。
根據 CryptoQuant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市場觀察人士指出,巨鯨的買盤行為不僅可能壓縮市場短期供給,更可能為後續價格上行提供支撐。評論:歷史經驗顯示,當巨鯨開始積極進場時,常被散戶視為投資信號,進一步增強整體市場的多頭情緒。
看好後市的還包括多位區塊鏈分析師。活躍於社群平台 X 的加密貨幣分析師 Ali Martinez(阿利·馬丁內茲)表示,若以太幣能突破 4,000 美元(約新臺幣 556 萬元)整數關卡,後續有望上探 6,400 美元(約新臺幣 889 萬元)。其他分析團體如 CryptoELITES 與 Crypto GEMs 則樂觀預估,以太幣今年上半年有機會挑戰 4,500 美元至 5,000 美元之區間目標。
資金流向上也傳來利多。針對現貨型以太幣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投資資金,在沉寂一段時間後於過去三日恢復淨流入,顯示機構投資者與高資產法人正重燃關注。同時,交易所內以太幣庫存量已降至九年低點,代表愈來愈多投資人選擇將資產轉移至個人冷錢包保管,使市場潛在賣壓進一步減少,形成有效的「賣壓舒緩」因素。
不過,技術指標顯示短期內仍需保持警覺。目前以太幣的相對強弱指數(RSI)已經突破 70,一般來說,當 RSI 位於 70 以上時,代表價格可能已進入短期過熱區段,也意味著接下來可能出現「短期修正」的空間。
總體而言,以太幣在巨鯨累積、大型投資者資金回流與交易所庫存下降等三大動能加持下,正逐步建立新的中期支撐基礎。但在市場情緒高漲之餘,亦需密切留意技術面指標的變化,若能克服短線修正壓力,有望持續推進上升趨勢。此次結構性變化與資金流動的交織,將成為決定其走勢的關鍵因素。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