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交投 12 萬美元、三大動能助攻 現貨 ETF 與散戶資金支撐數位資產走勢

比特幣(BTC)交投 12 萬美元、三大動能助攻 現貨 ETF 與散戶資金支撐數位資產走勢 / Tokenpost

比特幣(BTC)於 7 月 23 日交投於 12 萬美元附近,市場對其能否在今年內創下歷史新高的關注熱度再度升溫。儘管全球經濟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且人工智慧(AI)產業出現過熱疑慮,這些因素可能對比特幣的「上漲勢頭」產生抑制,但多項核心動能仍支撐其長期「上升趨勢」。

根據 Bloomberg 報導,第一項關鍵因素是全球「流動性」的大幅擴張。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與各國央行數據,目前全球貨幣供給處於歷史高位,成為數位資產市場的「資金進場基礎」。美國、日本與歐洲央行仍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市場對風險資產的需求持續增長。這樣的宏觀背景對比特幣等資產構成有利支撐。

第二,現貨比特幣 ETF 的崛起,也正將比特幣進一步推向「數位儲備資產」地位。截至目前,美股市場上主要的比特幣 ETF 總資產規模已超過 65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 兆 1,150 億元),與「黃金 ETF」的資產規模差距不斷收斂。「評論」:此趨勢顯示,越來越多機構投資人正將比特幣納入長期持有的儲備資產框架。

第三,散戶資金正逐漸回流市場,構成另一潛在利多。儘管目前零售投資人的資金流入仍相對有限,但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網站流量以及社群關注度近期均有上升,顯示市場「大眾參與」的可能性正在提升。一旦比特幣有效突破技術阻力區,則可能觸發等待觀望資金的進一步湧入,進而帶動新一波漲勢。

綜合這三大因素——宏觀流動性、現貨 ETF 發展與散戶復甦,比特幣中長期仍具備可觀的增長潛力。專家指出,現貨 ETF 以及全球寬鬆的資金環境,有望使比特幣從眾多替代資產中脫穎而出,強化其作為「主流數位資產」的地位。

關鍵詞:比特幣、現貨 ETF、全球流動性、數位資產、散戶資金、儲備資產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