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市況面臨潛在下跌危機,衍生品市場數據顯示,若幣價觸及特定區間,將引發約2,390億韓元(折合約新台幣55億元)的「多單強制平倉」風險,市場恐將迎來劇烈波動。
根據 CoinGlass 的最新數據,截至 24 日(當地時間),若比特幣價格自目前水準再下跌約 5.8%,至 10萬9,736美元(約新台幣1522萬元)時,將觸及本月所謂的「最大痛點(max pain point)」。這一價格區間被視為期權市場中,損失最為集中的區段,若比特幣下探至該價位,市場恐將瞬間遭遇大規模賣壓,價格亦可能進一步暴跌。
CoinGlass 指出,這一波潛在波動可能在「幾分鐘內」快速爆發,不容忽視。與此同時,「空單」的最大痛點則位於 12萬429美元(約新台幣1672萬元),比目前價格高出約3.3%。若價格向上突破,則將引發約3,900億韓元(折合約新台幣90億元)的空頭部位遭到清算;但就目前市況而言,整體市場更偏向「下行風險」已迫在眉睫。
從實際數據來看,過去24小時內,共計清算金額顯示兩邊槓桿部位均遭重擊。多單遭平倉金額達約1,293億韓元(約新台幣30億元),而空單更高達約2,662億韓元(約新台幣61億元),顯示在當前市況下,「市場的不穩定性」與「波動性」同步衝擊多空雙方。
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幣(ETH)單日清算金額來到 1億485萬美元(約新台幣146億元),成為所有加密貨幣中「損失最慘重者」;比特幣則為 2,884萬美元(約新台幣40億元)、瑞波幣(XRP)為 2,752萬美元(約新台幣38億元),均呈現遭受資金洗禮的趨勢。
最大筆單日清算發生於幣安的 ETH/USDC 合約中,損失規模高達 329萬美元(約新台幣45億元),進一步凸顯當前槓桿市場下行壓力持續攀升。
在價格方面,截至截稿前,比特幣已自 11萬7,000美元(約新台幣1626萬元)關卡下滑,現報 11萬6,500美元(約新台幣1617萬元)。技術面來看,11萬5,254美元與 11萬4,887美元(約新台幣1607萬至1602萬間)被視為重要支撐位,一旦跌破,將可能引發進一步的「連鎖強平效應」。
評論:目前市況如同「冰山下的隱憂」,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市場一旦單邊走勢確立,極端化清算風險也將隨之擴大。使用高槓桿操作的投資人,務必嚴加留意資金控管與價位設定,對預警訊號提高警覺,避免淪為「下一個清算數據」。
關鍵詞:比特幣(BTC)、CoinGlass、清算壓力、期權市場、以太幣(ETH)、多空對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