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共同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近日公開表示支持所謂的「以太幣國庫企業」(ETH treasury companies)——即將以太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的公司做法,但同時也警告,若過度依賴槓桿操作,可能對以太幣生態系帶來負面影響。
根據 Bankless 於 24 日(當地時間)釋出的專訪,布特林指出,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購買以太幣,將其納入財務組合之中,這對多元化資產配置來說是一種「實用方式」。他認為,即便投資人未直接持有以太幣,透過這類模式仍可間接參與市場,有助於「提供更多選擇」,也讓擁有不同財務條件的大眾更容易接觸加密貨幣。
目前華爾街已出現一股新興潮流,即企業選擇長期持有加密貨幣,並將其視為資產組合的一部分,這類「加密國庫企業」已吸引數十億美元資金,重點放在比特幣(BTC)與以太幣兩大主流幣種。
然而,布特林明確表示,若未來出現以太幣市場危機,其根源可能來自「結構性槓桿過度」。他警告:「若三年後市場低迷,而有人指責這些國庫企業造成以太幣崩跌,那麼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他們採用了過高的槓桿結構。」
布特林進一步指出,若這些企業因幣價下跌而遭強制清算,可能引發惡性循環,導致以太幣持續下跌,進而「削弱整體生態系的信任」。他強調:「雖然將 ETH 納入財務結構是正向發展,但不能讓這股趨勢最終傷害底層資產的價值。」
評論:布特林的發言再次凸顯「風險管理」在傳統金融與加密資產融合過程中的重要性。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投資者,在追逐創新投資工具的同時,也必須審慎對待槓桿風險,才能真的讓以太幣在主流金融體系中穩健成長。
他最後提醒,隨著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的融合日益加深,「健康的流動性」與「適當的風險控管」將成為市場發展的關鍵要素。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