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印度最高法院批政府加密貨幣監管失職:課稅卻無規範 引爆信任危機

印度最高法院批政府加密貨幣監管失職:課稅卻無規範 引爆信任危機 / Tokenpost

根據《印度時報》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印度最高法院嚴正批評中央政府長期遲未就加密貨幣制定明確規範,指出當前政策在「課稅」與「監管」之間充滿矛盾。法官更直言,若國家認為有權對比特幣(BTC)等加密資產課徵高稅,便也應對其設立相對應的監理制度。

目前印度針對加密貨幣交易徵收高達 30% 的資本利得稅,以及 1% 的交易稅,但始終缺乏清晰的法律結構。最高法院法官蘇里亞坎特(Surya Kant)表示:「如果國家能認定這些資產需要課稅,那便等同於對其合法性作出某種程度的承認,那麼監管框架也絕對不可或缺。」

本次法院的評論,起源於正在審理的一樁非法加密貨幣交易案件,被告沙伊萊什·巴布拉爾·巴特(Shailesh Babulal Bhatt)涉及大量盜用現金與比特幣。此外,法官還將此類加密貨幣非法交易比擬為印度過往的地下匯兌模式「哈瓦拉(Hawala)」行為,點出數位資產潛藏的潛在風險與對國家經濟的衝擊。

在監管制度仍未健全的情況下,最高法院近日也駁回了與印度加密貨幣交易所 WazirX 有關的駭客案請願,該案金額高達 2000 億盧比(約新台幣 85 億元)。受害者表示,數年來僅收到印度儲備銀行(RBI)、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與中央調查局(CBI)間互踢皮球式的答覆,卻無一機關願意正面負責。

評論:這再度突顯印度即使課以重稅,卻遲遲未能建立起實用的加密貨幣監理制度,對投資者與產業皆造成重大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出於對監管層面缺乏信心,印度最頂端的富裕階層逐漸轉向相對保值的資產類型。據奢華房地產顧問公司 Aishwarya Suri Kapoor 指出,位列印度前 0.001% 的超高淨值人士,目前將 7,500 萬至 50 億盧比(約新台幣 3 億至 20 億元)資金投入土地、品牌住宅、商用不動產、文化遺產及海外頂級城市的不動產項目。

此一趨勢反映出的不僅是對加密貨幣「法規不透明」的避險行為,也揭示出這些財富掌握者更加重視資產「保值、流動性與轉售市場」的安全性。

評論:沒有規範,等同失去信任。印度若無法盡快健全加密貨幣監管制度,恐將持續失去國內乃至全球的潛在資本與創新機會。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