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 的乙太坊(ETH)擴充層方案 Base,近日驚傳區塊生成短暫中斷,造成用戶廣泛關注與憂慮。根據 The Block 的報導(24 日),Base 網路於區塊高度 33,792,704 處停止出塊,影響到包含資產存取、提款以及閃電交易等多項功能。技術上,事件被分析為「不安全區塊頭延遲(unsafe head delay)」,代表區塊鏈最後一筆資料未能如預期生成,導致整體網路無法順利同步。
這起事故的焦點集中在「中心化排序器(centralized sequencer)」的潛在錯誤上。Base 採用與 Optimism(OP) 相同的 OP Stack 技術結構,屬於 Rollup 類型的以太坊第 2 層擴充解法,其核心機制依賴一個中央排序器來收集交易並提交至主鏈。由於不存在備援排序器,此種設計若遇排序器故障,整體出塊流程便會完全停滯。評論:這反映出 Rollup 架構儘管技術先進,若無去中心化調度與冗餘備援機制,仍可能因單點錯誤而癱瘓整個網路。
雖然外界起初懷疑是否遭受攻擊,但多位專家指出,本次事件較可能是一般技術性故障,並不屬於重大資安問題。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這凸顯當前部分第 2 層鏈專案過於仰賴中心化元件,難以應對高需求或異常狀態。特別是當企業與金融機構逐步導入此類基礎建設時,市場對其「可用性」與「可靠性」的要求預料也將水漲船高。
目前除了排序器故障,其他潛在原因還包括節點網路擁塞、RPC 通訊失敗,或與共識機制有關的錯誤等。根據鏈上數據顯示,Base 在事發後至少有 19 分鐘無法產出新區塊,對於關鍵合約觸發與用戶資產操作皆帶來實質影響。
截至目前,Coinbase 尚未釋出完整的事故後報告(Post-mortem),業界人士建議,事件未完全釐清前,用戶應暫緩進行高風險交易或資產操作。評論:此事件可視為對 Rollup 技術的一次重大壓力測試,也再次警告業界即使架構合理,若缺乏去中心化冗餘設計,仍可能在基礎層失效時全面崩潰。
關鍵詞:Base、Coinbase、乙太坊、Rollup、OP Stack、中心化排序器、區塊鏈中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