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早期基礎建設的關鍵推手、同時也被視為中本聰有力候選人的亞當·貝克(Adam Back),近日公開分享了自身的比特幣使用與儲備準則。他強調,與其執著於意識形態或審美觀念,不如採取符合現實、以數學邏輯為基礎的方式來將比特幣應用於日常資產配置。
根據 CryptoSlate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亞當·貝克認為,比特幣持有者的首要策略應是「實用主義」,核心概念是:當必須使用比特幣時就使用,但應盡快補回支出數量,甚至可小幅增加儲備,以維持長期淨多頭部位。他更建議,若有法幣可先行支付就應優先使用,若無須臨時調度資金,也應盡量避免拋售比特幣。評論:這種做法本質上是一種自我再平衡策略,也可視為對抗通膨與維持資產成長性的被動手段。
除了觀念分享外,亞當·貝克也展現出其在比特幣實際部署上的高度規劃與執行力。報導指出,他總共持有約 7 萬枚比特幣,以當前價格估算,總值約 52 億 4,3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7 兆元)。其中有 4 萬枚配置至 Galaxy Digital 所管理的資產中,其餘 3 萬枚則轉為由 Cantor Fitzgerald 支持的比特幣金融產品股份,顯示他並非單純持幣等待價格上漲的投資者,而是積極透過不同場景進行再配置。評論:這也反映出成熟投資者對加密資產操作的細緻度,不僅持有,更懂得如何調度與增值。
他的策略也與部分比特幣社群常見的「永不賣幣」極端觀念形成鮮明對比。亞當·貝克明言,保持資本流動性與資產可持續性,遠比盲目「囤積比特幣」更重要。他指出,比特幣若要發揮其資產管理工具的潛力,就必須納入個人或機構實際財務計畫之中,而不是束之高閣。
在當前市場波動性依舊高企的背景下,亞當·貝克所倡導的比特幣「使用-補回」機制,提供了一種介於持有與支出之間的中道選項。有分析指出,如此策略有望提升比特幣作為「實際資產配置工具」的實用性,進一步脫離僅僅作為「數位黃金」的單一敘事。若加密貨幣使用者能廣泛理解並實踐這種策略,將有助於推動比特幣走向更成熟的金融資產階段。
關鍵詞:比特幣(BTC)、亞當·貝克、資產配置、使用補回策略、加密貨幣運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