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導致加密貨幣市場資金流動急劇逆轉。根據數據顯示,連續 15 週的資金淨流入局面本週正式告終,加密資產投資商品出現大量資金外流。不過,在整體市場逆風中,以太幣(ETH)成為唯一實現資金淨流入的主流加密貨幣,顯示其仍具穩固的「投資信心」。
根據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CoinShares 的最新每週報告顯示,截至 24 日(當地時間),過去一週加密貨幣投資商品合計出現約 2.23 億美元(約新台幣 71 億元)資金淨流出,完全逆轉了上半年持續的強勁流入趨勢。其中最多的一天更出現高達 10 億美元的資金單日流出,凸顯市場情緒急遽惡化。
造成資金大規模出逃的主要原因,來自美國聯準會(Fed)延長緊縮政策的預期,以及優於市場預測的經濟數據,這些因素進一步強化「避險情緒」,驅動投資者進行獲利了結。CoinShares 研究主管 James Butterfill(詹姆斯·巴特菲爾)指出:「市場對美國弱勢經濟的重新解讀,可能加劇了投資者平倉行為。」
在眾多資產中,比特幣(BTC)受創最重,單週資金流出規模高達 4.0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8 億元),打斷了先前持續的「淨流入」走勢。不過,儘管如此,其年內累計淨流入仍超過 200 億美元,顯示「比特幣」在市場中的統治地位仍未動搖。
與此同時,「以太幣」反而逆勢吸引約 1.33 億美元(約新台幣 42 億元)資金流入,使其年初以來的總淨流入金額推升至 8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540 億元),成為市場新焦點。部分分析師認為,這可能預示了「山寨幣季節(altseason)」即將展開。
包括瑞波幣(XRP)、Solana(SOL) 和 Sei 等其他山寨幣也出現可觀資金流入,分別為 3,120 萬美元、880 萬美元與 580 萬美元。這表明部分資金正在從「比特幣主導」的市場中,轉向其他加密資產。相對而言,萊特幣(LTC)與 Sui 等個別資產則出現小幅流出。
有專家評論指出,這樣的資金動向反映了「資產組合多元化」的投資策略日益成形。除了短期套利行為外,也可能暗示市場結構正在從單一幣種主導邁向「多元領導」的轉變階段。在當前市場震盪仍強的背景下,投資者或許應更關注潛在的「結構性變化」,而不只是價格的波動。
關鍵詞:以太幣、資金流出、比特幣、山寨幣、新經濟、CoinShares、加密市場情緒、避險心理
評論:以太幣的突圍表現或許是市場對「區塊鏈效率與應用潛力」的再評價,也反映出投資人對下一波技術導向加密資產的高度期待。面對政策與經濟的不穩定性,市場資金的轉向值得警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