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本週一度跌破三週低點——11.2萬美元(約新台幣1,556.8萬元),隨後略為反彈,短線上成功避開恐慌性拋售的拐點。不過,儘管比特幣逐漸回穩,包括瑞波幣(XRP)在內的大多數主流「加密貨幣」仍陷入「弱勢整理」格局,市場方向未明,波動加劇。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造成本次行情波動的主因,包含美國聯準會(Fed)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以及川普總統宣布新一輪「貿易關稅政策」,一連串政策共振引發全球市場不確定性上升。「比特幣」本週初甚至一度逼近12萬美元(約新台幣1,668萬元),但面對聯準會謹慎的「貨幣政策態度」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價格自週四後開始轉為走弱。
最劇烈的跌勢出現在週六晚間,比特幣價格快速跌至11.2萬美元下方,創下短期低點。不過其後出現約1,500美元(約新台幣208萬元)的反彈,目前市值回升至約2.26兆美元(約新台幣31,414兆元)水準,市佔率突破60%,顯示其作為市場指標資產的穩定性仍具支撐。
與此同時,「瑞波幣(XRP)」表現則相對疲弱,原本持穩在關鍵支撐——3美元(約新台幣4,170元)水平,但在過去24小時內下跌約4%,跌破2.9美元(約新台幣4,030元)關口。「技術指標」上的弱勢訊號持續增強,預示短線賣壓恐怕仍未結束。
其他主流「加密貨幣」同樣難逃調整壓力。以太幣(ETH)逐漸遠離3,500美元(約新台幣486.5萬元)整數價位;Solana(SOL)、狗狗幣(DOGE)亦普遍下挫約1%。不過亦有一些小型幣種逆勢反彈,例如「派幣(PI)」在創下歷史低點後出現技術性反彈,目前在0.36美元(約新台幣500元)附近交投。
評論:此次市場震盪顯示,「聯準會政策」與「川普政策因素」對於「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力逐步擴大,尤其全球經濟轉弱的背景下,風險資產能否維持支撐仍面臨考驗。部分分析師指出,若主流幣種跌破關鍵技術支撐位,「市場恐面臨進一步修正風險」。
目前「加密貨幣總市值」約為3.75兆美元(約新台幣5,212.5兆元),較週四時縮水約2,500億美元(約新台幣3,475兆元)。未來幾天,全球重大「經濟事件」及「政策公布」,恐將成為市場重新定價的關鍵因素。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