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幣(ETH)於 ETHKyiv 2025 宣布技術升級:每秒 400 筆交易、智慧手機可跑節點

以太幣(ETH)於 ETHKyiv 2025 宣布技術升級:每秒 400 筆交易、智慧手機可跑節點 / Tokenpost

在烏克蘭基輔舉辦的「ETHKyiv 2025」活動中,以太幣(ETH)推動了全新階段的技術升級。根據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線上現身的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與 Nethermind 工程主管 Tomasz Stańczak(托馬什·斯坦扎克)宣布,以太坊1.0主網層(L1)即將實現交易處理速度高達「每秒 400 筆交易」的目標,並提出未來可於智慧型手機上運行完整節點的願景,成為以太坊發展藍圖中的重要轉捩點。

布特林指出,未來不僅智慧手機,甚至是智慧手錶都能執行以太坊節點,使人們在輕量級硬體環境下也能順利接入區塊鏈系統。這一變革主要得益於零知識以太坊虛擬機(zkEVM)技術的進展,可有效降低儲存空間壓力,同時提升安全性與效能。

目前在以太坊的第二層擴容方案(L2)中,已成功實現交易手續費降低與交易完成時間縮短。某些應用 zkEVM 技術的 L2 區塊鏈,如 Scroll、zkSync 等,交易手續費最高可減少 90%,並達到 3 秒內交易完成的速度。這也為現今將效能最佳化的成果擴展至主網(L1)奠定基礎。

斯坦扎克補充表示,為實現這一技術落地,開發團隊將把每個區塊的 gas 上限從 6,000 萬提升至 1 億,並改用「3 槽最終性(3-slot finality)」作為新的交易確定性機制。這些革新不只是技術層面的優化,更代表以太坊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斯坦扎克預測,到 2026 年底,交易最快將可在約 36 秒內完成,將用戶體驗推進至更貼近傳統金融支付的水準。對企業與開發者而言,選擇以太坊作為主鏈的誘因也將隨之上升。

談及推動主流普及的要素時,斯坦扎克認為區塊鏈生態系需具備「透明性、隱私保護與資料安全」,這三大條件的完善是吸引用戶與企業進入的先決條件。相較之下,布特林則強調以太坊作為「數位金融基礎設施」的角色日益重要,尤其在支援股票、債券等資產通證化方面將成為「連結傳統金融與 Web3 世界的重要橋樑」。

評論:布特林與斯坦扎克的觀點分別體現了以太坊在人文社會與金融制度之間的雙重定位。前者聚焦個人用戶參與與去中心化實踐,後者則促進與主流市場的接軌,兩者相輔相成,有助於以太坊長期成長。

以太坊在資產通證化領域的進展已有直接成果。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德意志銀行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COIN) 等傳統金融巨頭,均選擇以太坊作為發行鏈,用於房地產、債券等實體資產的區塊鏈運營。此舉讓市值高達 117 兆美元的全球金融市場,開始對鏈上運用展開更積極的實驗,以太坊也因而展現其「實質價值」。

本次 ETHKyiv 2025 也象徵以太坊生態系的國際性與人文關懷。在持續動盪的戰爭背景下,烏克蘭開發者現場展示了結合生成式 AI、重視隱私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以及與戰地醫療有關的區塊鏈整合方案,展現 Web3 堅守社會責任的精神。活動期間,有曾在前線演奏小提琴的軍人 Moisiey Bondarenko 及其他退役義務兵分享親身經歷,提醒人們:「技術的價值,在於連結人的真實力量」。

斯坦扎克總結表示:「以太坊不應僅視為一項技術,更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群。」此次大會即使在戰爭陰影下舉行,仍成功凝聚技術創新與人文關懷,被外界評為呈現以太坊「當下與未來」的重要里程碑。

評論:此次活動充分展現以太坊持續在可擴展性、可用性與開發者體驗三方面演進,也突顯其距離「大眾主流採納」已不再遙遠。在國際矚目的技術推動之下,以太坊的生態地位有望更進一步鞏固。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