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迎來誕生十週年,企業機構投資熱度正快速升溫,也為整體加密貨幣市場劃下新的「重要里程碑」:全球企業持有的加密貨幣資產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兆元)。其中,前十大企業正加速買入以太幣,市場格局正逐步轉變。
根據英國投資銀行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在 6 月初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部分重量級企業如今已持有超過以太幣總供應量的 1%。該銀行更預測,最終企業的ETH持倉可能會擴大至達全體供應量的 10%。這項動態也使渣打銀行對以太幣的「年底目標價」維持在 4,000 美元,甚至有進一步上調空間。
Brickken 平台的市場分析師伊曼紐爾·卡多佐(Enmanuel Cardozo)在接受 CoinDesk 採訪時表示:「企業正更積極、更快速地採納以太幣,其速度甚至遠超比特幣(BTC)早期採用的步伐。」他特別指出,可透過「質押(Staking)」獲得穩定收益,是企業加入的核心誘因。
除了投資配置面外,今回的十週年亦是重新檢視以太幣歷史與成就的契機──從 2013 年由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發表白皮書到 2015 年正式啟動,以太坊如今已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加密貨幣。其總鎖倉價值(TVL)目前超過 850 億美元,是全球最大「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系統的中樞。
這十年間,以太坊經歷了ICO熱潮、DeFi夏季、NFT熱絡與隨後的市場調整……一連串重大時期,已深刻影響整個加密貨幣歷史。透過智能合約與開源開發,無數去中心化項目在其平台上誕生。部分觀點也將以太坊形容為一個「虛擬主權國家」。
評論:如今,以太幣的十週年不僅代表一次里程碑式的紀念,也標誌著企業與機構正式成為這個生態圈的積極參與者。未來機構在ETH治理與質押機制中的參與程度,將是觀察以太幣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