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坊(ETH)宣布十年願景:打造支撐去中心化 AI 與 Web3 的全球計算平台

以太坊(ETH)宣布十年願景:打造支撐去中心化 AI 與 Web3 的全球計算平台 / Tokenpost

根據 The Bloc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以太坊(ETH)基金會發表全新願景,宣布將在未來 10 年內,進一步演化為人工智慧(AI)、機器人技術與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平台。此舉展現其從單純的智慧合約平台轉向「全球電腦」的企圖,冀望成為數位創新的關鍵基礎。

以太坊由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於 2013 年構想,意圖解決比特幣(BTC)在運算和應用上的侷限性,藉此建構一個可程式設計的區塊鏈系統。2014 年,以太坊透過公開預售籌集約 31,000 顆比特幣(當時約 1,830 萬美元),如今已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公有鏈平台。

多年來,以太坊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Layer2 解決方案及零知識證明(ZK)等關鍵領域中扮演引領者角色,並通過「合併」(The Merge)事件,成功完成由工作量證明(PoW)向權益證明(PoS)的轉型。此外,DAO 事件所帶來的挑戰,也促使該平台逐步邁向更加穩健的發展道路。

Consensus 執行長約瑟夫·魯賓(Joseph Lubin)表示,以太坊自誕生以來從未發生宕機事故,本身即證明了平台的韌性與可靠性。他強調,包含貝萊德(BlackRock)、Visa(V)、摩根大通(JPM)等傳統金融機構,已開始在以太坊網路上構建數位服務,顯示「機構採用」正穩步展開。

以太坊基金會共同執行董事托馬什·斯坦恰克(Tomasz Stańczak)則進一步透露,以太坊未來將致力於實現包括「隱私保護、抵抗審查與開源精神」等核心原則,為去中心化 AI 代理、區塊鏈身份驗證與資料市場等新世代數位基礎設施提供支撐。他強調,「以太坊不僅是一項技術,而是一個承載公共願景與價值觀的網絡。」

另一位基金會領導人王曉薇(Hsiao-Wei Wang)也指出,長期目標在於讓以太坊成為「融入日常數位生活的全球計算平台」,但前提是必須在創新與穩定性、擴展性與可及性之間取的良好平衡。

展望未來,以太坊正積極推進更強的去中心化架構、擴大開源開發參與,並打造一個系統能自主進化的生態體系,以鼓勵開發者與用戶主導的創新實踐。

約瑟夫·魯賓亦補充指出:「以太坊將成為包括去中心化社交圖譜、穩定幣、自主 AI 網絡等在內的 Web3 技術基礎建設,這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全球數位治理與行為模式的根本轉變。」

回顧 10 年前以太坊僅因一篇 Reddit 帖文起步,如今已誕生超過 8,000 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未來十年,這一去中心化平台是否真能晉升為所有產業的「數位作業系統」,將成為產業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以太坊(ETH)、去中心化、人工智慧、區塊鏈、開源、資料市場、Web3、智慧合約、Joseph Lubin、Vitalik Buterin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