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黃金投資人、長期比特幣(BTC)懷疑論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近日再度發表批評,直言「比特幣是沒有保值價值的資產」。根據他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社群媒體上的發言,他強調比特幣和黃金等傳統資產本質上大相逕庭。
希夫指出,雖然比特幣過去曾有亮眼漲幅,但這些「曾經的投機性收益並不能證明現階段的價值」。他進一步表示:「黃金是一種價值儲存工具,但比特幣不是。它缺乏內在價值,一切只是投機,沒有可驗證的實體基礎。」
這番言論儘管強烈,但比特幣市場顯然並未因此受挫。7 月份以來,比特幣表現持續強勢,在短暫回落前,一度飆升至 122,700 美元(約新台幣 1,703 萬元),創下歷史新高。目前價格稍作調整,約落在 118,481 美元(約新台幣 1,648 萬元)水位,自 7 月初以來已上漲近 11%。而自 3 月以來,比特幣每月都呈現穩健上升趨勢。
根據技術指標分析,市場目前在前高附近出現短期賣壓。下一道可能的壓力點位於 136,000 美元(約新台幣 1,890 萬元)附近,據鏈上數據顯示,該價格水平形成強烈心理壓力區。
評論:希夫雖持續批評比特幣缺乏「實體價值」,但從資金流與市場反應可看出,越來越多投資人正將其視作數位資產保值工具。
此外,包括川普總統等美國政界人士,以及日益增長的機構資金,也正積極進入加密貨幣市場,使得關於比特幣是否具「價值儲存」特性之辯論再次升溫。隨著市場規模擴大、主流接受度提高,比特幣到底是「純粹投機工具」,抑或是「數位黃金」的定位仍不明朗。
最終,彼得·希夫的發言重新喚起了市場對一個老問題的關注:比特幣真的能取代黃金嗎?而這場關於比特幣定位價值的討論,顯然還遠未結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