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經新聞於 7 月 8 日(當地時間)報導,日本大型金融集團之一的 SBI 控股公司,推出一項全新獎勵計畫,允許用戶將信用卡累積的點數直接兌換為比特幣(BTC)、以太幣(ETH)、或瑞波幣(XRP)等加密資產。此舉不但拓展了 XRP 的在地應用,也顯示出日本大型金融機構正積極探索加密貨幣在日常金融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該計畫由 SBI 控股旗下的新生銀行發卡機構「Aplus」主導,用戶每刷卡消費 200 日圓即可累積 1 點,當點數累積至 2,100 點後,可兌換價值約 2,000 日圓(約新台幣 1,400 元)的加密資產。評論:此點數轉換設計,降低了消費者入場門檻,提供一種「無需現金投資即可接觸數位資產」的便捷方式,吸引對加密貨幣有興趣但風險意識較高的大眾參與。
這項計畫的交易與技術支援由 SBI 自營的數位資產交易平台「SBI VC Trade」提供。由於在日本金融廳(FSA)監管框架下合法運營,該計畫成為當地首個獲得正式監管支持的「加密貨幣日常應用模式」,並藉由合法性與消費者保障機制吸引廣泛關注。
SBI 對於 XRP 的支持非一時之舉。自 2018 年起,SBI 便將 XRP 上架至集團旗下交易所,並應用 XRP 於跨境支付流程中以提升效率。如今進一步將 XRP 導入信用卡點數兌換體系,代表其持續強化 XRP 與傳統金融整合的戰略藍圖,可望推進日本加密貨幣大眾化進程。評論:在 XRP 尚未於全球取得普遍接受度前,日本市場的積極擴展策略具有示範意義,或為其他亞洲市場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美國與歐洲地區的主要信用卡公司如 Mastercard 與 American Express,也分別與 Coinbase、BlockFi 等加密平台合作推廣加密貨幣獎勵計畫。然而,相較於歐美,SBI 計畫在日本本土金融監理框架內實施,更具「制度穩定性」與「法律可行性」優勢。
儘管如此,該計畫仍存在若干風險與需留意事項,例如兌換稅務問題、加密貨幣價格波動,以及資產管理責任歸屬等。此外,官方尚未公布用戶能以何種頻率及什麼條件將點數兌換為加密貨幣,未來計畫是否能廣受歡迎,仍倚賴執行層面之透明度與便利性。
總結來看,SBI 此舉不僅彰顯了 XRP 與數位資產實用化的潛力,更突顯加密貨幣「日常化使用」的全球趨勢。在亞洲「加密獎勵」模式逐漸普及的背景下,日本或許將在法規與應用接軌方面扮演重要樞紐角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