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摩根大通擬以比特幣(BTC)、以太幣(ETH)作抵押推貸款服務 DeFi 業界高度警戒

摩根大通擬以比特幣(BTC)、以太幣(ETH)作抵押推貸款服務 DeFi 業界高度警戒 / Tokenpost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JPM)正在評估以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等加密貨幣作為擔保的新型貸款商品,傳統金融(TradFi)進軍加密市場的舉措,令去中心化金融(DeFi)業界開始警戒。隨著老牌金融巨頭瞄準這塊新興領域,DeFi 借貸平台紛紛尋求新策略,以維繫自身優勢。

根據報導,摩根大通目前正處於產品設計初期,尚未敲定具體架構與條件,最快可能在 2026 年正式推出該貸款服務。如果成真,這將是傳統金融業首次嘗試提供以加密貨幣為擔保資產的貸款方案。

對此,DeFi 業界態度審慎但不失信心。知名 DeFi 專案 1inch 的共同創辦人塞爾蓋·昆茲(Sergej Kunz)在接受 Cointelegraph 採訪時指出,雖然摩根大通的舉動構成潛在威脅,但「去中心化生態系統的競爭力依然存在」。他強調,DeFi 在「用戶體驗、擔保選項的多元性、以及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的費率機制」等層面,具備明顯優勢。

從運作機制來看,傳統金融機構通常需履行 Know Your Customer(KYC)規定及遵守多項監管條件,涉及流程繁瑣,而 DeFi 則依靠「可編程智能合約」,能即時自動完成放貸操作。此外,DeFi 可將 NFT 與多種小眾加密資產納入「擔保資產」的範圍,相較於資產選項受限的傳統金融,更具彈性。

不過,仍有觀點認為,摩根大通等傳統機構具備「高度信任度」、「法律合規架構」及「雄厚資金實力」,是 DeFi 短期內難以超越的優勢。對於偏好保守與監管環境的機構投資人而言,傳統金融平台仍具有相當吸引力。

評論:此趨勢顯示,DeFi 與 TradFi 的競爭將在未來數年日益白熱化。無論摩根大通最終是否如期入場,有一點已越發明確:以加密貨幣為基礎的貸款業務正由市場邊緣逐步邁向「傳統金融核心業務」的位子。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