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7 月 2 日(當地時間)上市的美國首檔提供鏈上質押收益的 Solana(SOL) 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掛牌僅僅 12 個交易日後,管理資產規模(AUM)便突破 1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9 億元,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該產品由投資公司 REX-Osprey 推出,名稱為 Solana 質押 ETF,代號為 SSK。
與傳統根據 1933 年證券法發行的加密貨幣 ETF 不同,SSK 採用 1940 年投資公司法架構註冊,因此允許將 Solana 鏈上質押所得的收益,以「股息」方式回饋給投資人。這一創新舉措對於期望獲取「穩定收益」以外,同時兼顧資本增值的投資人而言,具備高度吸引力。
REX-Osprey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Greg King(格雷格·金)表示,藉由「ETF 這種熟悉的形式」,一般投資人如今也能參與 Solana 鏈上質押所帶來的好處。他並透露,公司已向監管單位遞交了基於瑞波幣(XRP)、狗狗幣(DOGE)、以太幣(ETH) 等其他加密資產的類似 ETF 申請,未來將擴大產品線,涵蓋更多標的。
評論:SSK 採用具有合法分配質押收益的結構,為市場帶來新的 ETF 模型,尤其對需要區塊鏈曝險與固定收益配置的機構投資人來說,提供了更靈活的選擇。
當前 Solana 幣價也出現強勁走勢,在過去 7 天內上漲 25.3%,現已突破每枚 200 美元(約新台幣 27,800 元),進一步引發投資人藉由 ETF 進場的興趣。此一投資熱潮也顯示,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產品之間的融合正在加速。
SSK 的成功不僅代表一檔創新 ETF 的誕生,更被專家視為標誌著美國「質押型 ETF 市場」可能轉型的開始。隨著美國聯準會維持利率平盤、比特幣(BTC) 上漲動能放緩,市場對「收益穩定、架構合規」的區塊鏈產品關注日漸升高。愈來愈多機構放眼可產生質押回報的資產配置,以尋求多元化的收益來源。
評論:機構投資人正從傳統債券收益模式轉向加密質押機制,有助於促進合規商品與鏈上收益平台的融合,為區塊鏈發展帶來更多資本基礎。
順應這股趨勢,資產管理巨頭如富達投資(Fidelity)已於 6 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 Solana 現貨 ETF 的 S-1 文件。在此同時,21Shares、富蘭克林坦伯頓、灰階(Grayscale)、Bitwise、Canary Capital 等多家大型機構,也積極籌備與質押掛鉤的 ETF 產品,準備搶佔市場先機。
彭博 ETF 分析師 James Seyffart(詹姆斯·賽法特)指出,REX-Osprey 所建立的 ETF 架構「很可能成為未來質押型 ETF 市場的轉折點」。目前雖然尚未有具備鏈上質押功能的以太幣 ETF 上市,但隨著監管策略逐步明朗、產品設計更為合規,可以預期「基於代幣收益的 ETF 將加速推出」。
評論:質押型 ETF 的出現反映「傳統金融接受區塊鏈收益邏輯」的趨勢已逐步展開,開啟投資市場的新篇章暨產業整合的新契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