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現金(BCH)市值超越柴犬幣(SHIB),迷因幣與分叉幣之爭再掀高潮

比特幣現金(BCH)市值超越柴犬幣(SHIB),迷因幣與分叉幣之爭再掀高潮 / Tokenpost

在加密貨幣的市值競爭中,近期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是比特幣現金(BCH)。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比特幣現金近日成功超越了原本排名領先的柴犬幣(SHIB),坐上全球市值第 17 名的寶座,顯示主要加密資產間的角逐日趨激烈。

截至目前,比特幣現金的市值約為 103.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 兆 4,372 億元),超出柴犬幣目前的 89.3 億美元(約新台幣 1 兆 2,402 億元)。兩者仍位於前 20 大加密資產之列,但此一排名逆轉也讓市場聚焦於兩者是否會延續此一攻防戰。

柴犬幣近幾週受惠於「迷因幣」整體行情回暖,加上在幣安衍生品市場的活躍交易,使其價格一度回升至今年高點。數據顯示,柴犬幣在 7 月上漲幅度高達 31%,並曾連續六天上漲,顯示趨勢動能強勁。該幣於 7 月 21 日達到 0.00001598 美元(約新台幣 0.022 元)高點後,隨即出現部分獲利了結跡象,如今價格略為回調。

相對地,比特幣現金自 4 月以來維持穩步上漲走勢,從低點 249 美元(約新台幣 34,611 元)一路攀升,並在 7 月 20 日創下 553 美元(約新台幣 76,847 元)的本年度高點。目前價格稍有修正,維持在約 515 美元(約新台幣 71,685 元)左右。作為自比特幣(BTC)分叉而來的代表性幣種,BCH 以其更大的區塊容量與獨立區塊鏈架構,持續吸引市場對其支付功能的應用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市值競爭不僅是排名變動的反映,更呈現兩種加密文化與應用方向的分野——一方代表以社群驅動與話題行銷為主的「迷因文化」,另一方則聚焦在實用性與區塊鏈結構調整的技術探索。

評論:柴犬幣靠強大的社群與迷因話題吸引力贏得短期人氣,而比特幣現金則仰賴其作為低手續費支付管道的實用價值,這兩者背後的使用者群與發展策略南轅北轍,反映出加密貨幣市場的多元估值邏輯。

專家認為,兩幣的未來走勢短期內將受到技術型態與交易情緒主導,但長遠來看,用戶規模擴張與開發生態活躍程度將成為關鍵。柴犬幣團隊正推動第二層解決方案「Shibarium」與 NFT 整合計畫,欲擴展實際應用場景;而比特幣現金則繼續著眼其作為全球跨境支付工具的定位,嘗試鞏固其「去中心化支付」的核心訴求。

隨著這兩個代表不同加密文化的項目持續發展,其成果亦將牽動整體市場對「迷因幣」與「分叉幣」價值的重新審視。此次市值的逆轉,無疑是這場價值再評估辯論的重要一環。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