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英國內政部計劃出售於 2018 年查扣的約 61,000 枚比特幣(BTC),估計總價值超過 70 億美元(約 9 兆 7,300 億韓元)。此舉正值比特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突破每枚 12 萬 3,000 美元之際,英國政府此番大規模拋售,被視為應對「財政赤字」的潛在手段之一。
這批比特幣來自 2018 年英國警方針對中國籍嫌犯展開龐氏騙局調查時所查扣的資產。自該事件以來,政府持續將其凍結保存。近期隨著加密市場復甦,英國政府開始考慮將這部分「數位資產」兌換為現金投入財政。對此,保守黨資深議員、前財政大臣諾曼·拉蒙特(Norman Lamont)表示,「現在正是出售比特幣的最佳時機」,呼籲盡快處理該批資產。
資產處理企業 Asset Reality 執行長艾登·拉金(Aidan Larkin)也對政府的舉措表示支持,認為「數位資產可望在未來數年間為公部門帶來可觀收入」,同時呼應政府針對虛擬貨幣資產擴展管理框架的重要性。如今比特幣正成為「國家財政選項之一」,英國政府雖未公佈持有的全部加密資產規模,但市場普遍認為其所擁有的不僅限於比特幣。
此次出售背後也反映出現任財政大臣瑞秋·李芙絲(Rachel Reeves)所面對的龐大財政壓力。目前英國政府必須填補高達 2,000 億英鎊(約新臺幣 358 兆元)的財政缺口,同時處理低迷的經濟成長與居高不下的通膨問題。在無法透過加稅或削減社會福利情況下,變現「加密貨幣」已成潛在的財政調整手段。
然而,部分專家仍對此表達疑慮。由於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短期內價值下挫將可能造成政府資產出現重大折損。評論指出:「政府資產管理需要長期規劃與風險分散,加密資產的劇烈起伏不容忽視」。
目前,英國內政部正建立一套專門用於沒收加密資產的「保管與出售框架」,希冀未來能以更「高效且安全」的方式管理與執行數位資產處分計劃。這也反映出英國政府朝向制度化加密資產處理邁進的積極企圖。
在各國競相擬定加密貨幣政策的背景下,英國此舉勢必對其他「主要國家」的決策方向產生牽動。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場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出售案,不僅具有短期市場影響力,也可能改變全球加密監管與財政策略布局的思維。
關鍵詞:比特幣、英國政府、財政赤字、加密貨幣出售、虛擬資產管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