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幣(ETH)企業投資新趨勢:SharpLink、BitMine 聚焦質押與 DeFi 創造收益

以太幣(ETH)企業投資新趨勢:SharpLink、BitMine 聚焦質押與 DeFi 創造收益 / Tokenpost

近年來,隨著比特幣(BTC)被許多企業視為「數位黃金」,並納入公司資產配置,愈來愈多企業則開始採取以以太幣(ETH)為核心、尋求更具生產性的資產運用模式。根據 Galaxy Digital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佈的最新報告,多家上市企業已開始跳脫單純持幣策略,轉向能實質創造收益的「質押(Staking)」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以提升資產效率。

在 Michael Saylor(麥可·賽勒)領導下,Strategy(前 MicroStrategy)以重倉比特幣的財務策略影響了超過 50 間公司,讓類似的 BTC 投資模式大為流行。然而,採取 ETH 策略的企業則呈現不同思維。他們不只持有資產,更進一步透過質押獲取利息收入,使以太幣成為可產生報酬的資產。

這類企業多以自有資本而非借貸方式進行 ETH 投資,透過質押或直接參與 DeFi 生態系獲取報酬,藉此分散風險。像 SharpLink、BitMine、Bit Digital、GameSquare 等公司即透過增資方式籌措資金,並加入以太坊相關的運營活動。

這些企業不單是存放以太幣,更積極參與以太坊網絡,透過質押提升區塊鏈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其中,GameSquare 尤其進一步發展 DeFi 收益策略,參與流動性池與借貸平台等,有助於強化基礎設施。評論:這反映出企業財務策略正朝向同時追求資產「收益性」與「參與性」的方向發展。

SharpLink 是目前持有 ETH 數量最多的企業之一,其在 7 月 7 日至 13 日期間,以每枚約 2,852 美元的均價購入 74,656 枚 ETH,總投入達 2.13 億美元(約新台幣 296 億元),使總持有量達到 280,706 枚 ETH。

BitMine 則於 6 月 30 日進行增資,單價 4.50 美元發行 5,560 萬股股票,籌得共計 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347 億元)。該資金隨後用於購入 81,380 枚 ETH,使該公司以太幣總持有量增加至 163,000 枚,更顯示其押注 ETH 資產的高度信心。

Bit Digital 的策略則是將比特幣賣出再投入 ETH。該公司在 6 月底出售 280 枚 BTC,獲得 1.72 億美元(約新台幣 239 億元),並將其納入 ETH 財務布局。截至 3 月底,其持有 24,434 枚 ETH,其中 21,568 枚進行質押操作,平均年報酬率為 3.2%。

GameSquare 對 ETH 的投入則是透過於 7 月初進行的 8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11 億元)增資啟動,並與數位資產管理公司 Dialectic 合作,推動一個目標年報酬率 8% 至 14% 的資產運營計畫。該計畫首批配置資金 5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7 億元)用於購買 ETH。

儘管近期 ETH 價格波動加劇,加上智能合約風險與股權稀釋等不確定性挑戰,這些企業仍展現透過「創造收益」與「參與生態」的「雙重價值」策略,重新定義了企業加密資產的評價模型。評論:Galaxy Digital 指出,類似的 ETH 資本運營模式具有更高的積極性與資產效率,預期將有望成為未來企業財務策略中的主流方向。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