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界分析,表現曾一度疲弱的斯特拉幣(XLM),於 2025 年第三季強勢反彈,短期內價格近乎翻倍,成功吸引市場關注。多重利多因素包括「Protocol 23 協議升級」、PayPal 發行的穩定幣 PYUSD 在斯特拉區塊鏈上的整合、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拓展,加速激勵 XLM 上漲。部分分析師甚至預測,若後續利多持續發酵,XLM 價格有望挑戰「7 美元(約新台幣 9,730 元)」關卡。
根據多項市場數據,斯特拉幣的表現與其他主流加密貨幣如比特幣(BTC)、瑞波幣(XRP)相比並不遜色。以去年同期為例,瑞波幣的漲幅約為 495.7%,斯特拉幣則緊隨其後、上漲約 355.3%。資深交易員 Peter Brandt(彼得·布蘭特)指出,若 XLM 能穩定在 0.20 美元(約新台幣 280 元)以上,並確實突破 1 美元(約新台幣 1,390 元),最終甚至可能上探「7.20 美元(約新台幣 10,160 元)」。
斯特拉幣近期的上漲動能,多數來自技術升級與實用性提升的結合。規劃於 8 月 14 日進行主網投票的「Protocol 23」被視為關鍵里程碑,可望顯著優化智慧合約執行效能。此外,PayPal 發行的穩定幣 PYUSD 現已支援斯特拉網路,進一步強化其在跨境匯款領域的應用潛力。另方面,THORWallet 錢包也已新增對 XLM 的支援,擴大個人投資人參與門檻。
在基礎建設方面,斯特拉區塊鏈持續朝更高效能邁進,目前目標為達到每秒處理 5,000 筆交易。透過並行處理架構與智慧合約效率提升,擴展性逐漸獲主流金融機構認可。其中,美國資產管理巨頭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便近期基於斯特拉區塊鏈,成功將價值「4.45 億美元(約新台幣 6,190 億元)」的美國國債進行通證化,顯示其與傳統金融整合潛力。
在技術分析方面,斯特拉幣的價格圖透露出進一步走揚的信號。一方面,自 2018 年起形成的上升三角形型態仍持續,另方面,2021 年以來所構築的「杯與把手」結構也同步出現。儘管 RSI 指數來到 78.25,顯示短期進入過熱區間,但長期走勢仍顯示上升趨勢。同時,XLM 衍生品市場的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已來到「6 億美元(約新台幣 8,340 億元)」的歷史高點,進一步反映市場對該幣日益濃厚的關注度。
不過,「評論」短線波動風險仍不可忽視。由於高槓桿比與技術面超買現象,斯特拉幣不排除出現短期回調壓力。後續漲勢能否延續,關鍵仍取決於市場氣氛與買盤力道的穩定性。
儘管如此,多數專家仍對 XLM 後勢抱持樂觀,認為只要技術升級順利落地、關鍵支撐區未遭破壞,彼得·布蘭特預測的 7 美元目標價仍具可行性。若此一發展趨勢持續,斯特拉將可能憑藉「技術創新、機構需求、DeFi 應用」三大核心動力,在加密貨幣市場建立與比特幣、以太幣(ETH)媲美的地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