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美國大型銀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BoA)已著手評估導入穩定幣(Stablecoin)為基礎的支付系統,目標是活用區塊鏈技術,強化資產轉移與支付基礎建設的效率與透明度。
美國銀行執行長布萊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在第二季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他將穩定幣視為「實用的交易工具」。他指出:「目前每天有數兆美元的客戶資產透過銀行系統流通,若能部分轉以穩定幣方式進行,我們願意採行此選項。」這番談話凸顯了傳統金融機構對於數位資產整合的開放態度。
莫伊尼漢補充,美國銀行正聚焦於「以美元或歐元發行的穩定幣轉帳系統」,並已進行充足準備。他表示:「我們正處於了解實務可行性與規模影響的階段,並非所有網絡都用於大額轉帳。」
據報導,美國銀行自 2025 年初起便積極評估導入穩定幣技術的可能性。早在今年 5 月,莫伊尼漢在另一場會議中曾強調,若相關立法能取得進展,該行將會正式啟動相關業務規劃。目前,美國銀行正與多家大型銀行討論共同發行穩定幣的選項,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花旗集團(Citigroup)在內的金融巨頭皆參與其中。
評論:美國銀行的最新動向代表傳統金融機構在區塊鏈驅動的支付革命中,尋求建立主導優勢的重要實例。儘管國內監管制度尚待完善,市場已對「由主要金融機構發行的合法穩定幣支付生態系統」抱持高度期待,認為其有潛力在未來成為主流支付工具之一。
隨著包括穩定幣、區塊鏈在內的新興技術逐步獲得銀行認可,全球金融體系正面臨顯著變革。若美國銀行與其他巨頭最終共同構建穩定幣系統,勢將重塑跨境支付與資金移轉的基本樣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