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生態系正經歷一場結構性轉變,越來越多原生第一層區塊鏈(Layer1)開始尋求轉型成為以太坊生態系的一部分,具體途徑是升級或遷移成為第二層解決方案(Layer2)。這樣的新趨勢,正在為區塊鏈市場帶來一種嶄新的擴展策略。
根據 Jason Chaskin(傑森·查斯金)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社群平台 X 的發言,這波整合浪潮的契機源自他指出:「多數 Layer1 區塊鏈最終都將轉為以太坊的 Layer2。」他更以公鏈項目 Celo(賽勞)為例,說明這一方向的可行性與效益。Celo 於 6 月宣布正規劃從獨立主鏈轉型為以太坊的 Layer2 解決方案,成為焦點案例。
查斯金強調,Celo 轉向以太坊後,不僅成功降低通膨率、簡化代碼架構,連區塊產生時間也縮短。他進一步指出:「全球最大的開發社群活躍在以太坊生態內部」,並透露開發上可獲得的資源與協作機會將大幅提升,成為鏈上整合的優勢之一。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也在討論中表態支持,並提出更完整的技術藍圖。他鼓勵希望建構 Layer2 網路的團隊,透過結構性的設計方式與以太坊對齊,藉此提高系統效率與跨鏈互通性,為此類整合提供實際指引。
面對日益激烈的產業競爭,許多 Layer1 項目正放棄單打獨鬥的模式,選擇進入規模更大、成熟度更高的以太坊生態,其背後原因來自於資源、資本與用戶流動的高度集中,形成無法忽視的規模經濟效益。
產業觀察人士分析指出,當前多數 Layer1 發展遇到天花板,未來或將出現以太坊為中心的 Layer2 聯盟趨勢。評論:對中小型區塊鏈而言,加入以太坊網絡將可能提供前所未有的成長空間與技術支援,成為其未來存活與發展的關鍵選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