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IntoTheBlock 近期統計資料顯示,一個匿名錢包地址竟持有高達 410 兆枚的柴犬幣(SHIB),約佔流通總供應量的 41%,在社群中引發強烈關注與疑慮。這筆金額按當前市價約為 54 億美元(約新臺幣 7 兆 5,060 億元),錢包擁有者的身份至今未能確認。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柴犬幣近兩週上漲 19.7%,儘管價格走勢令人振奮,但此次真正引發熱議的焦點,是這筆龐大資產的集中現象。文章指出,當前柴犬幣交易價格約為 0.00001368 美元,總市值達 80 億美元(約新臺幣 11 兆 1,200 億元),近期甚至表現優於另一個知名迷因幣狗狗幣(DOGE)。
然而在柴犬幣所標榜的「去中心化」理念下,如此富含潛在市場壓力的分布結構,實為重大風險訊號。管控如此大量代幣的單一實體,未來一旦進行拋售,可能引發供給過剩、價格劇跌與散戶恐慌等嚴重連鎖反應。評論:去中心化設計的初衷即是分散風險,這類過度集中資產可能頗有損柴犬幣的核心價值主張。
就該匿名錢包的真實身份,目前社群廣泛流傳三種最可能的猜測。首先是柴犬幣 2020 年 8 月發行前即投入的「早期投資者」;其次,可能是代持大量用戶資產的「中心化交易所所屬錢包」;第三種則是更具話題性的可能性:柴犬幣神秘創辦人「涼士(Ryoshi)」是否已悄然回歸。
涼士於 2022 年 5 月全面從網路上神秘消失,並刪除所有發文與紀錄,其過去頻繁強調「無持幣、無個人利益」的觀點,成為 SHIB 去中心化理念的象徵。因此若該巨鯨錢包實為涼士本人擁有,將可能徹底打擊投資者對項目理念的信任。
儘管面臨信任危機,柴犬幣仍持續擴展其應用生態系。包括第二層區塊鏈計畫「Shibarium」、去中心化交易平台「ShibaSwap」,以及元宇宙建設等,皆展現其嘗試由迷因幣轉型為實用型資產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SHIB 今年表現波動劇烈,首季下跌 41.4%,第二季再跌 7.86%,但進入第三季後反彈至目前上漲 19.6%。評論:如無法釐清巨鯨的身分與動向,任何漲勢都可能曇花一現,投資人勢必仍會心存戒心。
總結而言,柴犬幣流通總量有 41% 掌握在單一實體手中,勢必對其「去中心化精神」構成重大挑戰,並對整體市場信心產生長期不利影響。與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更均衡持幣結構的項目相比,SHIB 的集中式治理風險,更可能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關鍵阻礙。這個神秘巨鯨的存在,除了引發資安與資訊不對等的疑慮,更將成為柴犬幣發展路上難以忽視的「潛在系統性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