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價格在短短兩天內飆升13.5%,於 6 日(當地時間)迅速攀升至 2,925 美元(約新台幣 4,061 萬元),然而市場對其能否突破「3,000 美元(約新台幣 4,170 萬元)」大關仍存疑慮。儘管現貨型「ETF」、第二層區塊鏈(Layer 2)生態系持續擴張,以及總鎖倉價值(TVL)上升等多項正面跡象逐漸浮現,「衍生性商品市場」的表現卻未如預期強勁。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資料顯示,近期以太幣期貨與選擇權市場中投資人「看多信心」仍顯低迷。儘管交易量相較 5 月底已有成長,但「未平倉合約」與選擇權隱含價格中的上漲預期仍顯保守,反映出即便 ETH 呈短期反彈,市場對其「漲勢延續性」仍抱持觀望態度。
此外,即使以太坊透過「手續費調降」與 Layer 2 擴容來激勵市場需求,目前看來成效有限。根據區塊鏈資料平台 Dune 統計,主流第二層擴容方案如 Arbitrum、Optimism 等,其用戶活動的確在過去一個月呈現成長趨勢,卻並未有效帶動 ETH 的實際需求或價格動能。
多種因素導致「ETH 衍生市場觀望氣氛未消」,其中以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最具影響力,加上「以太幣現貨 ETF」尚未獲批,也使市場預期趨於保守。有分析指出,雖然 Layer 2 應用擴展對 ETH 長線發展具正面作用,但要短期內顯著推升供需與價格仍需時間。
專家普遍認為,若以太幣希望成功突破並站穩「3,000 美元」整數關卡,除了擴容之外,更需來自實際應用的「有效需求成長」作為支撐。評論:這個看法凸顯出價格反彈未必代表市場真正回暖,未來幾週關鍵觀察指標在於資金是否願意回流至期權與期貨市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