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掀全球央行政策三難困境 專家:貨幣主權正受去中心化挑戰

比特幣掀全球央行政策三難困境 專家:貨幣主權正受去中心化挑戰 / Tokenpost

比特幣正掀起一場針對全球中央銀行的政策挑戰,有專家指出,當前各國貨幣當局正陷於難以脫身的「政策三難困境」,面臨無法再無限制印鈔的局面,勢必得正面應對加密貨幣帶來的衝擊。

根據經濟作家亞當·李文斯頓(Adam Livingston)於 9 日的分析,中央銀行正被比特幣(BTC)「逼入絕境」,原有的貨幣政策工具難以應對這波去中心化浪潮,未來各國央行可能僅能在三個極端選項中擇一。他將此現象稱為「政策三難困境(policy trilemma)」,指出這是中央銀行難以回避的選擇題。

三大選項分別為:第一,透過升息守住本國貨幣價值;第二,動用外匯存底干預匯率;第三,則是最激進也最具爭議的方式——直接購入比特幣,將其納入國家資產體系。評論:這第三種作法,一旦成真,等同各國政府親自承認比特幣對傳統貨幣體系的挑戰正當性,風險極高。

目前真正採取此策略的國家仍屬少數。根據報導,僅有薩爾瓦多與不丹公開將比特幣列為官方儲備資產,其中薩爾瓦多持有約 6,089 枚,比特幣市值估計約 485 億韓元(折合約台幣 10 億元);不丹則持有約 13,029 枚,約值 1.039 兆韓元(約台幣 220 億元)。而包括美國、中國、英國、烏克蘭等國至今未正式公布是否擁有比特幣。

比特幣評論頻道「加密教授(Professor Crypto)」表示,各國在法定貨幣選擇上的「平靜期」恐已結束,對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採用正進入類似「賽局理論」的擴張期。評論:一國採納比特幣將導致他國不得不跟進的壓力正逐漸成形。

多位加密貨幣風雲人物,包括安東尼·龐普利亞諾(Anthony Pompliano)、威利·吳(Willy Woo)、亞瑟·海斯(Arthur Hayes)皆曾指出,各國央行持續超發貨幣導致法幣貶值的趨勢不會逆轉。6 月時,威利·吳表示,比特幣最初的設計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央行失控印鈔、造成惡性通膨。研究機構 Kalypsus Research 也指出,當前全球大多數政府已背負大量債務,未來恐將依賴進一步貨幣發行,這正是促使投資人轉向比特幣的核心因素。

然而,儘管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具有吸引力,中央銀行短期內大規模採納的可能性仍低。原因在於,維持資金流動與貨幣控制是央行的核心職責,而比特幣的運作模式將削弱此一權限。

有專家指出,法幣兌換比特幣的「出入管理環節(exit ramps)」仍是國家可控的關鍵環節。部份國家選擇嚴格管理加密貨幣交易,或是限制其支付功能,目的即在防止金融體系被繞過。

同時,各國推動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也是為了同樣目標——維護貨幣主權。特別是在穩定幣快速增長、加密美元(Crypto-dollar)崛起下,開發中國家如巴基斯坦正積極推進 CBDC 計畫,以防貨幣政策失控。

評論:比特幣帶來的挑戰已不限於資產表現,而是直指全球金融結構的根本。不採取行動或延後決策的國家,日後可能需要付出更高代價來恢復控制力。

比特幣的崛起也正拉開中心化與去中心化金融模式的競賽,傳統金融霸權正面臨考驗,而未來中央銀行如何回應,將成為全球金融布局的關鍵。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