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幣(ETH)邁向數位經濟核心:被譽為數位時代的美國國債,承載逾1,400億美元鏈上價值

以太幣(ETH)邁向數位經濟核心:被譽為數位時代的美國國債,承載逾1,400億美元鏈上價值 / Tokenpost

以太幣(ETH)正迅速成為數位經濟的核心基礎建設。根據 Electric Capital 合夥人瑪麗亞·申(Maria Shen)的最新分析,隨著穩定幣帶動美元需求擴張,以太坊正逐步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其重要性甚至可比擬為「數位時代的美國國債」。此份報告於以太坊誕生十週年之際發布,指出尤其在開發中市場中,數位美元的可接觸性提升,讓以太坊生態系正快速晉升為全球金融的「結算層」。

根據此報告,截至目前,穩定幣的總市值已突破2,600億美元(約新台幣8.55兆元),這代表數十億用戶將能繞過傳統銀行系統,直接掌握美元資產。報告強調,穩定幣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推動美元的國際流通,而這些數位美元大多建構在以太坊提供的技術支撐上。申指出:「以太坊已成為數位金融的基礎骨幹,是這一切運作的『金融後台』。」

不僅如此,使用者的需求也超越基本的資金持有,逐漸擴展至收益、投資與全面的金融服務。但受限於傳統銀行系統在監管、地理與基礎建設方面的限制,這種需求常常無法被滿足。相較之下,以太坊透過去中心化金融(DeFi)、資產代幣化等應用,恰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缺。

報告進一步指出,以太坊具備全球可及性、制度級安全性及抗審查等關鍵特質,是唯一能提供穩定幣、實體資產代幣與去中心化金融共生的基礎平台。根據資料,目前以太坊上承載的 DeFi 資產規模已超過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97兆元),整個鏈上經濟體總價值達1,400億美元(約新台幣4.6兆元),展現其作為批發型金融結算基礎的潛力。

評論:此結構的形成也使以太幣本身具備了與傳統金融商品如美債或黃金相似的信任屬性,成為數位金融中的「價值儲備資產」。隨著穩定幣使用愈加普及,對 ETH 的需求也將自然上升,因其廣泛應用於去中心化金融抵押、網路安全質押與機構投資標的。供需結構將形成正向循環,使 ETH 價值持續上揚。

在競爭層面,報告指出比特幣(BTC)作為金融應用平台的靈活性與擴展性受限,其他新興鏈在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與制度合作方面亦未臻成熟。加上傳統金融難以跨越地理與身份障礙滿足全球人口需求,使加密資產與去中心化基礎建設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解方。

針對此趨勢,申表示:「我們從 2018 年就看好可程式化貨幣的潛力,當時我們談的是比特幣融入主流金融的可能。如今,是時候將這套邏輯應用到以太坊上了。」她認為,以太坊已為數位美元時代的主流金融基礎建設角色,做好了萬全準備。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