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he Brussels Times》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近日比利時布魯塞爾刑事法院針對一起加密貨幣相關的綁架案做出判決,三名主犯遭判處各 12 年有期徒刑,並須支付至少 100 萬歐元(約新台幣 3,400 萬元)的賠償金。此案的受害者為法國籍加密貨幣投資人暨自媒體創作者史蒂芬·溫克爾(Stephane Winkel)的妻子,案件發生於 2023 年 12 月。
案件發生在比利時的森林區(Forest),當日上午,溫克爾的妻子在住所外突遭不明人士綁架,溫克爾目睹整起過程後立即報警。警方隨即展開追捕,並在布魯日近郊成功攔截嫌犯所駕駛的廂型車。不過,警方指出,尚有幕後涉案人士在逃;另有一名涉案青少年目前則由少年法院處理中。
本案在加密貨幣圈引發高度關注,原因不僅在於綁架造成的金錢威脅,更涉及受害家庭的巨大心理創傷與生活瓦解,凸顯「加密貨幣投資人面對實體風險的嚴峻現實」。
史蒂芬·溫克爾為一名以加密貨幣教育見長的內容創作者,經營 YouTube 頻道與線上課程平台,粉絲數超過 4 萬人。事發後,他宣布將停止進行錢包展示、抽獎等可能暴露資產的活動,並暫停部分內容製作。他表示:「未來將更專注於教育、行情分析與風險管理,期望用這段痛苦經歷幫助他人避免同樣悲劇。」
這起案件並非孤例。2024 年 1 月,加密貨幣硬體錢包商 Ledger 聯合創辦人戴維·巴蘭(David Balland)與其妻子於自宅遭綁架,歹徒勒索 1,000 萬歐元,最終遭警方逮捕。同樣在巴黎,一位加密貨幣富豪家庭也曾遇襲,幸好因強勢抵抗才避免被綁。另外,也曾發生一名加密貨幣百萬富翁的父親遭綁,犯人索求高達 500 至 700 萬歐元的贖金。
評論:專家警告,上述案件透露一項共通特徵,即受害者在社群媒體或媒體上擁有「高度可辨識的數位形象」,使其資產成為有組織犯罪集團的目標。加密貨幣持有者若公開資產細節或生活方式,將大幅提高人身風險。
這起比利時綁架案再次證明,加密貨幣世界的「安全」不能僅侷限於冷錢包或助記詞管理,更須重視「實體風險防範」。在數位資產日益普及的同時,投資人應重新檢視自身資訊公開程度與生活安保措施,避免無謂曝光導致實際傷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