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於 6 月 26 日發布的報告,面對今年加密貨幣遭竊金額暴增至約 2 兆 9,788 億韓元(約 24.7 億美元),各國應立即加強對加密資產的反洗錢(AML)和打擊資助恐怖活動(CFT)相關規範。FATF 指出,在監管層面雖已有一定進展,但仍有許多國家無法有效因應詐騙與非法交易問題,呼籲強化對境外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的管理。
FATF 總部設於巴黎,報告指出,目前多數國家未完善引入針對 VASP 的「許可與登記制度」,加劇對非法資金流動的脆弱性。此外,FATF 推動的「旅行規則」(Travel Rule)已獲 99 個國家採納或推動實施。為加速落實進程,FATF 也同步發佈「旅行規則監管實務指南」,整合全球監管範例,供各國設計金融監控架構時參考。
這份報告的背後,是 2025 年上半年加密貨幣駭客攻擊案件激增的數據壓力。根據 FTAF 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有高達約 2 兆 8,393 億韓元(約 22.2 億美元)的加密資產遭竊。其中,北韓駭客組織針對交易所 Bybit 展開攻擊,單一事件即造成約 2 兆 300 億韓元(約 14.6 億美元)的資金損失。
評論:此數據說明加密貨幣生態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風險」,若各國繼續規避監管要責,恐將成為系統性挑戰擴散的溫床。
然而,更令人憂心的是,FATF 全面評估全球 138 個國家的執行成效後發現,僅 40 國完全符合其制定的加密監管標準。FATF 嚴正警告:「虛擬資產本質上無國界,一國的管制失敗,將擴散為全球性問題。」
FATF 強調,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對 VASP 的監督力道,並提升國家層級的 AML/CFT 架構與國際規範一致性,以因應區塊鏈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快速擴張所帶來的監管空白,同時邁向更「透明的加密貨幣生態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