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區塊鏈資料平台 Glassnode 的最新數據,近日高達約 98% 的比特幣(BTC)供應量處於「獲利狀態」,反映出市場對其後市的強烈看漲期待。不過,專家同時也對可能出現的短期調整發出警訊。
根據 Glassnode 公布的統計顯示,從 6 月 22 日至 29 日間,被視為「處於獲利狀態」的比特幣錢包,由原本的 87% 急升至 98%,顯示絕大多數持幣者其持有成本低於當前市場價值。截至 7 月 1 日,該比例略降至 96.65%,仍處於高度水平。
評論:這類數據常被解讀為市場過熱的訊號,投資者開始思考在高點實現利潤的可能性。
在歷史經驗中,每當「處於獲利狀態」的比特幣供應比例過高時,市場波動度往往會上升。例如,在 1 月 21 日相關數據上一次突破 98%後,比特幣價格便從約 109,000 美元(約新台幣 1,515 萬元)大幅回調至 74,000 美元(約新台幣 1,028 萬元),顯示盈利了結賣壓與修正風險密切相關。
儘管如此,市場分析師仍對比特幣的中長期表現持樂觀態度。根據鏈上數據分析,許多專家預期 BTC 價格有望於 2025 年底前升至 2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780 萬元)。但前提為持續的買盤與上升趨勢須得以維持,否則短期內獲利了結的壓力仍可能導致價格反覆震盪。
評論:對長期投資者而言,耐心與策略性佈局依然是關鍵;而短期交易者則需留意潛在調整風險,避免盲目追高。
資料來源:根據 Glassnode 與市場分析報導,於 7 月 1 日(當地時間)整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