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泰國加密貨幣現金交易遭搶逾 1,300 萬韓元 突顯實體安全風險升高

泰國加密貨幣現金交易遭搶逾 1,300 萬韓元 突顯實體安全風險升高 / Tokenpost

根據泰國當地媒體 Khaosod 於 6 月 30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曼谷一處購物中心的停車場發生一起涉及超過 1,300 萬韓元(約新台幣 30 萬元)的大規模加密貨幣現金交易遭搶事件,突顯加密貨幣市場在實體世界中的潛在「安全風險」。

事件發生在曼谷叻拋(Lat Phrao)區,一共三名加密貨幣投資人應約赴現場,準備進行一筆價值約 340 萬泰銖的加密貨幣面交交易。然而,交易剛開始,五名攜帶手槍與刀械的武裝歹徒即衝出,迅速奪走裝有鉅額現金的提袋,並搭乘一輛灰色本田 Civic 轎車逃逸。

目前當地警方根據監視器畫面與目擊者證詞,正積極追緝嫌犯下落。評論:該起事件不僅揭示加密貨幣仍普遍存在「實體交易風險」,也反映高額現金交易在公開場所下的安全性仍有待加強。

據了解,雖然受害者已選擇公開地點進行交易,並事先與對方協商過交易細節,然而缺乏足夠的安全控管仍讓他們成為有機可乘的目標。評論:針對涉及高成本資產移轉的實體交易,加密社群亟需重視「防範機制」與「風險評估」。

該事件並非孤例,2024 年以來,全球針對加密貨幣使用者的「實體性暴力攻擊」事件正持續攀升。今年 1 月,法國硬體錢包商 Ledger 聯合創辦人大衛·巴朗德(David Balland)遭綁架,所幸最終被警方救出;而在 5 月,一名法國加密貨幣企業家的家屬亦曾遭綁匪鎖定。

專家指出,加密貨幣已從過往的「線上詐騙」擴展至針對持幣者本人的「實體威脅」,犯罪手法日益升級,呼籲投資人應採用更嚴謹的資安與人身安全策略。建議包括:避免大筆現金面交、使用合規交易所或託管服務,以及在必要情況下尋求第三方擔保平台的協助。

評論:此案例將可能成為日後業界檢視加密貨幣「實體安全管理制度」的轉捩點,也提醒持幣人,網路資安之外,現實世界的交易環境管理同樣不容忽視。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