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okenPost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比特幣(BTC)在本週一度重返90,000美元(約新台幣131.67萬元)大關,但從鏈上指標來看,多頭行情恐已出現裂縫。雖然比特幣在84,000美元(約新台幣122.92萬元)附近形成強勁的買盤支撐區,但「需求」、「流動性」以及「衍生品交易」等核心指標卻仍偏向疲弱。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比特幣在84,000美元區間累積了超過40萬顆BTC,顯示此價位已構築出一層堅實的技術性支撐。不過,分析指出,進一步向上突破的買方動能相對薄弱,尚不足以支撐新一波上漲趨勢。
此外,目前的市場流動性也顯示出與2022年初熊市開啟時相似的結構。近期鏈上資金流主要源自帳面損失,投資者整體情緒偏向保守與悲觀。實現損失的規模擴大,代表市場上拋售壓力仍未完全解除。
在衍生品市場方面,近期期貨市場的主要波動來自於「空單回補」(short covering),即先前做空部位的平倉行為。這代表短線反彈可能是由拋售倉位減少所驅動,而非市場真正進場的「做多」力量,突顯比特幣即便再度站回90,000美元,實則買盤意願疲弱。
評論:雖然比特幣當前觸底反彈,但若要確認本輪走勢具備延續性,必須觀察84,000美元以上區間的「現貨需求」是否顯著增強。若市場供需結構無法進一步鞏固,此次反彈恐僅為短暫修正,難以構成「牛市起點」。
總結而言,比特幣短期技術支撐無疑有效,但若欲擴大升勢,尚需強化基本面動能,包括更具體的買盤進場與改善流動性狀況。投資人應持續追蹤現貨需求變化,審慎對待高位追價風險。
📘 關鍵詞解釋:
- 空單回補(short covering):指將先前賣出的空單部位,以買回方式予以平倉的行為,常引發短期上漲。
- 鏈上數據(on-chain data):分析區塊鏈上實際發生的錢包轉帳、交易行為與餘額數據。
- 成本集中區(cost basis cluster):指特定價格帶內有大量加密貨幣被購入,形成支撐或壓力價位帶。
🔎 關鍵觀察方向:
持續關注比特幣在84,000美元上方的「現貨需求變化」與市場成交結構,避免盲目追高。
留言 0